三国名臣阚泽归葬西山岛
邹永明( 苏州日报.2018/1/29 )
[标签] 横山;阚泽
[正文]

  在太湖西山岛的北面,有一个小岛,叫横山,现属吴中区金庭镇东村行政村,面积0.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79米,有村民约200户、600人。横山岛古称甲山,因其山石如鳞甲而得名,1984年建成湖堤公路(有一通航桥孔)与西山岛东村相通。在岛北部的北罗湾,有座盘龙寺,俗名横山寺,又名看经院,为三国时东吴太傅阚泽舍宅而建。

  阚泽(170-243),字德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学者。阚泽出身农家,少时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就为人抄书,借以博览群书、钻研学问,不但对儒学造诣深厚,而且兼通历法、数学,由是显名。东汉建安年间,他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其间结识孙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所以当孙权成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此后他不断升迁,相继担任尚书、中书令加侍中、又加太子太傅,仍兼中书令。《三国志·阚泽传》载,阚泽博览群书,朝廷大议,经典所疑之处,经常向他请教。阚泽以儒学勤劳,闻名乡邻。孙权曾经向他请教:“书传篇赋,何者为美?”阚泽想借此机会让孙权“以明治乱”,就说“贾谊《过秦论》最善”,孙权就去阅读这篇文章。阚泽去世时,孙权痛惜感悼,好几天吃不下饭,可见阚泽影响之大。

  《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的人。他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被曹操识破后仍面不改色,哈哈大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为火烧赤壁、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在刘备御驾亲征东吴时,阚泽向孙权举荐陆逊为都督,间接上挽救了东吴的命运。

  阚泽墓,在西山岛东北前湾山下文化寺前,当地俗称将军坟,清光绪十一年(1885)由西山甪里巡检暴式昭出资重新修墓立碑,碑文为俞樾题写,民国时期“吴中保墓会”曾重新立碑,李根源捐资修复,碑文为保墓会会长吴荫培书。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开文化港堆置废土而被埋没,仅余墓碑出落少许,现俞樾题写的墓碑散落于西山民间。

  历史上,盘龙寺大殿右有转藏殿,左有观音阁,阁后有药师殿,阁左有修廊曲庑,阁前有云隐堂,堂内有王鏊题写的“横山奇览”碑。寺左有潮音阁,又称湧月楼。后寺废,尚存清代山门、天王殿及僧房十余间,曾被用作仓库及小学,现已废弃。盘龙寺依山面湖,占地10多亩,风景优美,虽已破落,但香火不断。

  在西山岛东北部的蒋东村禹期峰(前湾山)下,原来还有一座文化寺,又名普济寺,也是三国时东吴太傅阚泽舍宅而建。南宋庆元二年(1196)僧性源重建,明天启五年(1625)重修,寺中有申用懋作的重修碑记。寺在“文革”中被毁。

  抗战时期,新四军太湖游击队司令薛永辉曾在盘龙寺指挥抗日斗争,太湖游击队和日军在太湖里的第一次正面战斗,就是在盘龙寺一带打响的。1943年8月6日(农历七月初六),太湖独立救国军司令、中共苏西县委委员薛永辉率领近百名游击队员,乘十多只船又一次进驻西山北部的横山岛开展群众工作,在盘龙寺开会,动员贫苦青年参加游击队抗日救国(当时横山有罗长顺、罗启福等参加),并在外面布置了几个哨位站岗。这天,驻扎在西山东河镇上的鬼子小队中,有几个鬼子同一个翻译(西山头陀桥人,姓周)乘船到堂里、甪里一带威吓百姓,在甪里吃过中饭后即驾船返回,路过横山时在横山南面的观音堂港停靠上岸,想到横山抽鸦片和敲竹杠。当他们向北走到韩家湾的伪保长家附近时,发现了游击队的哨兵在放哨,就迅速向南逃去,同时哨兵也发现了鬼子,当即吹响哨子示警。薛司令得知敌情后,组织游击队员分上下两路追击鬼子。上路队员居高临下,猛烈开火,使退回船上的敌人无法出舱驾船,只能随风漂流,向大干山方向逃窜。下路队员对敌人穷追猛打,但鬼子登船后就在船舱中开枪还击,游击队员便用开摆渡船的孙顺祥的一只小船挡在前面,下水追击敌人。在上下火力夹击下,船上的鬼子、伪军大多受伤,有的掉在太湖里,有的躲在湖中的季鱼浮墩(松枝、紫草制成,用以捕鱼)里,第二天才被救去。

  这次战斗中,鬼子小队长须川直一被打死,汉奸翻译被活捉(后被处决),驻西山鬼子受重创。驻木渎的鬼子中队闻讯后,乘汽艇、轮船到横山附近,但因不知游击队虚实,不敢登岸。夜间,游击队趁黑在北罗湾开船,沿岸边向北离开横山,向无锡马山安全撤退。此次横山战斗,是游击队在太湖第一次与日寇直接交战,极大地鼓舞了太湖抗日军民的斗志。此后,驻西山的鬼子再也不敢小股出动骚搅地方为非作歹了。


1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