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后裔昆曲唱进拙政园
王嘉言;秦家慰;俞正阳( 姑苏晚报.2018/2/1 )
[标签] 苏州人物;昆曲文化传承;陶仪贞
[正文]

冬日的拙政园里腊梅吐艳别有一番韵味,近日,趁着久违的暖阳,游客扎堆走进拙政园品味园林冬景。走过拙政园昆曲馆,余音绕梁的昆曲水磨腔飘过耳畔,引起了游客们的注意。移步厅内,只见昆曲《牡丹亭》经典选段《游园惊梦》正在上演。装扮明艳的“杜丽娘”吐音清圆,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风范,在园林假山亭台的映衬下更显清新脱俗,引得中外游客纷纷掏出手机拍下这难忘的一幕。拙政园中这位惊艳四方游客“杜丽娘”名叫陶仪贞,是一位传统文化发烧友。

2017年,陶仪贞在葑门片区(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的帮助下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圆了自己多年的文化创业梦。如今,在街道倾力扶持下,陶仪贞的文化传承事业已经迈上了更高台阶,最近她作为昆曲传人正式受邀走进拙政园为游客进行表演。

放弃高校教师岗位投入到国学传承之中

创业之前陶仪贞是一名供职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负责讲授物流外贸、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作为大学教师,陶仪贞不爱走寻常路,她经常在授课中加入案例MBA等课本以外的内容,让她在学生中获得了高人气。但在2013年,陶仪贞却做出了一个让身边所有亲友错愕的决定,她放弃了人人羡慕的高校教师岗位,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国学的传承保护之中。

“教师的工作虽然稳定,但却不是我的理想。我向往的是身心自由的生活,希望从事国学传承与保护的工作。”陶仪贞告诉记者,她从小在无锡长大,母亲是明代状元孙继皋的直系后裔。自记事起她就住在孙继皋的故居少宰第内,印象中大宅里有一大片花园,外公在其中养了很多盆景。外公的书房是她小时候停留最多的地方,其中汗牛充栋的古籍给了陶仪贞许多精神上的滋养。“外公小时候念过私塾,国学功底很深厚。我爷爷是手艺人,是绍兴的染坊主,后来到无锡发展。”陶仪贞表示,童年时的成长环境让她对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

设计改良汉服埋头国学经典

从学校辞职来到苏州,她埋头于国学经典之中,追随名师系统学习昆曲、古琴、茶道、香道等传统技艺,同时利用自己的特长走进各大企业、慈善机构为员工、义工提供心理指导和礼仪、国学等方面的培训,成为了一名独立培训讲师。在苏州,陶仪贞结识了一群热衷于教育模式探索和传统文化普及的教师,更坚定了她之前的想法。

从2014年开始,无论在私人场合还是在公共场合,她都会身穿一袭汉服。古雅的装扮为她赢得了很高的回头率,也经常引来议论纷纷,但陶仪贞对此却并不在意。“我这样穿着并非刻意为之,一来符合我的性格,二来也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汉服和传统文化。”陶仪贞说,近年来自己设计和改良的汉服就达40多种款式,以此希望世人多了解古典美。

街道创业扶持 圆了“国学梦”

“自从离开学校,我就有了创办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想法,但是因为缺乏专业人士的引导,这个想法迟迟没能落地。”陶仪贞告诉记者,2017年,她的创业梦终于遇见了知音。在葑门片区(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站长缪红梅的支持下,注册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面向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提供昆曲、古琴、香道、花艺、茶艺等传统技艺培训的精品课程,同时也涉及天然草木染、古典服饰设计等文创业务。

如今,陶仪贞和她的公司已经步入了正轨,在开展教学、经营活动之余,陶仪贞还经常带着她的团队走进社区、学校,向大众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古典园林是苏州的窗口,走进园林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能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最近,我们团队与拙政园管理处签订协议,每个周末走进园林表演昆曲。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秉持公益初衷,探索更加适合现代人的传统文化推广模式。”谈起未来,陶仪贞信心满满。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