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师生
( 凤凰网.2017/11/3 )
[正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作为中国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悠久的历史。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近代以后,为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这个词语开始流行。

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这些字眼有文气或亲情味。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私塾类型有多种,有以官款或地方出款设立,收教贫寒子弟的;有于义庄或宗祠内设立,专教一姓子弟的;有一家或数家设塾,延师教其子弟的;也有塾师自行设馆,招收附近学生教授的。过去,私塾多为蒙学程度,以自设馆为最多。塾师文化水平悬殊,他们当中既有像蒲松龄、郑板桥那样的文化名人,也有不少粗通文墨的腐儒。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