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一代绘画巨匠
雅俗之间看吴派系列之(九)
林家治; 裴多菲( 明堂映像.2017/9/23 )
[标签] 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书法;画家;中国山水画;文人画; 明四家;仇十洲
[正文]

 

仇英的后半生,从中年开始,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从中年一直到离开人世,他都先后客居在众多富家、收藏家的家里。在他们家中,仇英如饥似渴地临摹大量古画,创作了许多世代相传的佳作。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仇英受到富家收藏家邀请,有据可查的有昆山收藏家周凤来(于舜)、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苏州富商陈官等。

 

在这些人家中,仇英客居时间长的有十余年之久,短的也有三、五年。从记载上还可以知道,仇英还为不少艺术订件人服务,如徐宗成、王献臣、朱子羽、溪隐、景溪、小洛等,大多为官场中人物,为他们静心创作过一批作品。

 

明·仇英《子虚上林图》局部

 

在后半生的客居生活中,仇英有机会观摩大量前辈名家的真迹,这使得他的艺术视野逐渐开阔,绘画技巧广泛地汲取各家各派之长,表现方法也愈来愈丰富多彩。

 

比如他客居大收藏家项元汴家时,项氏家资富饶,收藏的古籍、书画名迹颇多。特别是古籍中的历史故事、历代名著使仇英深深着迷。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对许多历史人物有了立体感的了解,这为他能在晚年创作出大量历史人物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平时的观摩中,仇英临摹复制了许多古画,这些复制的古画几乎可以乱真,倍受富家收藏家喜爱。

 

后来,在复制古画的过程中,他融进了自己的见解,改造为创新之作。像他临摹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最有代表性的复制作品。仔细观察,仇英在表现内容、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俨然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苏州清明上河图。

 

明·仇英《模清明上河图》局部

 

客居他家,仇英绘制的作品常常受制于主人的意图。这虽然使仇英的艺术发挥受到限制,但却逼迫他制作出各种题材的画,并一定要努力画好。

 

这后半生的客居生活,使他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技巧手段区趋于多姿多态,老道而成熟。他工笔、意笔、青绿、浅绿、水墨、白描各种技法无所不为,并能依据主题、意境及意趣的需要,随心应手,笔随意生,游刃自如,终于成为当时不可多得的大画家。

 

明·仇英《桃源仙境图》

 

在青绿山水画方面,仇英有很大的建树,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了赵伯驹、文徵明两家。

青绿山水,是一种高古画法。流传到明代,以文徵明为代表的“小青绿”山水,基本倾向是“傅彩简谈,轻拂丹青”。仇英虽然从文徵明那儿学得许多,但他并没有止步于小青绿的画法。

 

明·文徵明 小青绿山水作品

 

他直追青绿山水之祖,唐代的李思训父子及隋代展子虔。在继承原韵原味的前提下,又融入了自己的风格,也融入了文人画的神韵。

 

唐·李思训 青绿山水作品局部

 

在青绿山水画中,体现意趣横生的感觉,是仇英坚强性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

 

仇英在人物画方面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他不仅能画各种题材的人物画,而且在艺术上力求正确,生动与形象。在明代,仇英已是人物画大家,他的人物画影响几乎制约明、清两代。

 

明·仇英《弹箜篌美人图》

 

仇英深受院体画滋养,学会了坚实的造型能力和笔墨雄劲的技法长处,这为他人物画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后来,客居生活他又有幸观摩大量唐宋名画,用心临摹,使他在人物画领域一展才华,成为继元代赵孟頫之后的一代人物画大家。

 

明·仇英《临倪瓒像》

 

肖像画是仇英人物画的主要题材。他也画了许多单体仕女画,如《美人春思图》卷、《修竹仕女图》、《捣衣图》等。

 

明·仇英《修竹仕女图》

 

表现文人雅士悠闲生活情趣,也是仇英人物画的一大亮色。如《松阴琴院图》、《蕉阴结夏图》、《松溪高士图》等,在这些作品中仇英充分运用造型正确的技巧,生动地刻画出文人雅士的身姿动态和神情气质,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明·仇英《松溪高士图》

 

更多的历史故事与人物,也是仇英人物画的主要题材。这类人物画,构思巧妙,而且注意环境氛围的烘托,使得每幅画都有很强的直觉观赏性。

 

明·仇英《贵妃晓妆图》

 

在仇英的人物画中,有一个题材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春宫画。明代中期的社会风气为春画盛行推波助澜,加上仇英时常受艺术订件人委托,绘制春画也是很自然的事。

也是因为春画,仇英在民间留下盛名,这在客观上也扩大了他的社会影响。

 

明·仇英《停琴听阮图》局部

 

近些年的艺术品拍卖,仇英的画作,屡屡拍出千万以上天价。这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更是苏州文化的骄傲。这也说明,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END

写在最后 衣夕 

仇英的后半生,几乎全部在客居中渡过。而且,还要时常按照艺术订件人的要求来创作。这些经历,反倒使他一步步成为一代绘画巨匠。不过,还是那句老话,一个天才的成功,是一分的机遇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