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北方人喜欢上海话,反倒是南方人不喜欢上海话?
( 悟空问答.2017/10/23 )
[提要] 很多北方人对上海侬语听着却很中听,反而是苏州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对他们含糊不清的侬语表现出不耐烦。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标签] 吴文化问答;问答;吴文化知识;江南; 方言;吴文化
[正文]

148个回答

如同去广东香港发展最好懂粤语一样,想在上海安居乐业,学会上海话,是很重要的一步。否则不光在普通话、上海话、英语日语法语斯瓦西里语夹杂的办公室混不熟,连出门买份生煎,都可能被本地老阿姨贴上“乡毋宁”的标签。
上海对自己的方言有着特别的尊崇,但是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它的方言血统真的纯正吗?

苏北贡献了最多的上海人,口音却被抛弃

-+-

上海作为大都市的历史不悠久。这里宋代成镇、元代设县、明代筑城,几经变迁,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城“东西广六十六华里,南北不足八十四华里”,基本与其他江南小镇无异。当时的上海从属于以苏州、金陵和杭州为核心的的江南文化圈,自己并没有独特的文化。

 

● 松江府

上海的勃兴是与海上贸易相始终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后,上海经济开始繁荣,逐渐发展成一个商业镇,“关东豆麦,每年至上海者千余万石,而布茶及南货至山东、直隶、关东者,亦由沙船载而北行”。

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已有人口60万,不过在长江下游地区,上海的地位居于苏州、杭州、南京之下,人口构成也比较单一。

 

● 十九世纪初上海县城

1843年上海开埠,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到1949年,本地籍居民只占上海总人口的15%,剩下的85%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福建、山西等全国19个省份,其中最多的是苏北移民,占总人口的45%,宁波人也不少,占了20%。

当时的上海移民众多,方言混杂,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广东话、宁波话、苏州话、苏北北方话、上海本地土话。从理论上讲,当时的上海话应该受使用人数最多的苏北话影响最深。然而事实是,无论从听感上讲,还是从语言学分析上看,上海话都与宁波话、苏州话更相似。

为什么会这样?这与移民们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早期移民中,广东人主要从事工商业;宁波人控制了上海的钱庄、银行、医药五金业,并且最早涉足了机械船舶等重工业;苏州人主要集中在政府和文教娱乐业,当时的高等妓女多苏州籍,即使来自扬州湖广四川的妓女,也会努力学习苏白,自称旧居苏州阊门。

 

● 上海

相比这些社会中上层移民,一路被洪水饥荒战祸逼迫而来的苏北移民,就要惨得多了。他们住在卫生条件极差的棚户区,以卖苦力为生。苏北人社会地位如此低,他们的方言也就为绅士名流所不屑。

 

● 上海

如今的新上海话是被移民成就的方言

-+-

我们现在认知中的“上海话”,实际上指的是上海市区话。广义的“上海话”除了市区话,还有周边郊县的崇明方言、嘉定方言、松江方言、练塘方言等,现属苏州的吴江方言,也是广义的上海话。

 

● 上海方言图

上海话属于吴方言太湖片的苏沪嘉小片,早先只是松江话在黄浦江两岸的一个分支,地位没什么特殊之处。十九世纪中期以前,上海话的发展速度一直很慢,相比吴语其他分支,它保留了更多古吴越语的痕迹,这里的人们说话分尖团音,有不止一种入声韵尾、声韵调系统也更复杂。

上海人视为身份象征的新上海话,本身就是一种被移民成就了的方言。

1843年到二十世纪中期这一百多年间,市区的上海话的声母从27个变成28个,韵母从63个变成32个,声调从8个合并到5个,声韵调的拼合情况,发生了改变。词汇方面,市区上海话吸收了周边很多地区,诸如松江、苏州、苏北、宁波、杭州的方言土语,甚至英语词汇也被纳入上海话体系中。

 

● 吴语分布图

表示“不行”的“勿来三”是苏州话;“小把戏”是苏北话;表示“数量大程度高”的“莫牢牢”是杭州话;新上海人挂在嘴边的“不要太”,是把“莫牢牢”翻译成了普通话;骂流氓的“赤佬”是英语cheat的变形;说人精明的“门槛精”是“monkey精”的变形;就连现在被全国人民看做上海话标志的“阿拉”,其实也来源于宁波话,早先的上海人表示说“我们”时不说“阿拉”,只说“伲”或者“吾伲”。

 

● 洋泾浜英语一月通

不过,新上海话也不完全是周边方言的混合物。虽然上海话和宁波话、苏州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甚至拼合方式都很相似,但上海话比宁波话语速慢、降调少、抑扬顿挫感弱,听起来更“嗲”,又比苏州话语速快、降调多、抑扬顿挫感强,听起来更“硬”。

城区里的老上海话快速地变成新上海话,但周围郊县的人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在说着一百年前西方传教士们记载的老上海话,上海城乡之间的沟通一度非常困难,近些年来,周边郊县的方言急速向市区话靠拢,两地居民的沟通又变得容易起来。

方言是一座围城,里面的才是自己人

-+-

上海市区与郊县方言先疏后亲的情况,在苏锡常,绍宁杭之类的城市,都是几乎不存在的。

而它背后的原因,也和宁波苏州话在清末民国的老上海打败苏北话、新上海话和英语在二十一世纪的浦东打败普通话是一样的。

 

● “叫我Tony老师”

很多人认为语言只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语言本身的角度看或许如此,但是正如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的,

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言说者及其各自所属的各种集团之间的力量关系,以一种变相的方式体现出来”。

换句话说,其实语言也是和身份、地位挂钩的。

道理很简单,同样两个人来面试,一个说标准普通话和一个操着浓重河南口音或东北口音,显然面试官会对前者更有好感。由于普通话比方言更高级,所以人们也会热衷于学习普通话。

清末民国的苏南浙北在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胜过苏北,所以苏州宁波话比苏北话更有实力塑造上海方言。

上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大陆最繁华的都市,上海文化则是大陆最成熟的城市文化,上海本地人会在说话过程中夹杂一两句英语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说上海话也比说普通话更有优越感和归属感。

而混杂了多种方言元素的上海话相对复杂难学,这道“技术门槛”也更加剧了会说上海话的群体认同。

 

● 《学说上海话 速成版》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以炫耀的心态使用上海话。那些普通话说到一半冒出上海话,上海话说到一半冒出英语的人,可能正在经历艰难的“语码转换”,他们的心情和你给父老乡亲们讲大城市见闻,说到乐视公司时,突然冒出一句普通话,其实没什么区别。

参考资料:
1.张晶晶:《外地来沪白领青年的语言选择》,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钱乃荣,《风云际会上海话》,《书城杂志》,2008年,第3期;
3.赵则玲,《宁波话与上海话比较及其历史成因》,《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12月;
4.陈忠敏,《上海地区方言的分区及其历史人文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5.王珂,《上海移民城市的空间形态变迁》,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姜依霖,《评<西方传教士上海方言著作研究,1847—1950年的上海话>》,《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年6月。

 

关注是最好的支持,拉到顶部关注视知TV
视知TV(微信公众号ID:shizhimedia),知识解释类短视频“一哥”,致力于打破信息高墙,将深奥、枯燥、晦涩的知识用专业、精准、有趣的形式“翻译”出来,形式不限于视频、漫画和图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车、财经、健康、电影、男装、宠物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领域。我们的口号是,知识看得见。
 27
 踩
 8评论
 举报

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上海吴语、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相对于北方相对粗犷豪放,深沉厚重的语言特点来说,上海话更加细腻温柔,富有情调。很多北方人喜欢听上海话就不足为奇,就是不同语言风格的互补。

上海话是以本地吴语为基础,但上海本质上是移民城市,上海很多人都是浙江和江苏等地移过来的,语言自然也融合了这些地区的特点。就好比宁波,金华等地的语言和上海很相近。既然是类型差不多的语言风格,但是又有点听不懂,自然会觉得不耐烦,很正常。

 

看到有人回答说上海话在上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我真的不这样认为。我也是在上海工作的外地人,从来没感受过。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可能在这里工作,生活或者旅游,一般只有上海人和上海人一起时才说上海话,其它情况都是说普通话,而且现在的上海年轻人大多说普通话。说上海话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去买东西老板可能都听不懂。

上海人说话快也爱说,但骨子里一般都是保守低调,喜欢安于现状,顺其自然,是有其可爱的一面的。我有很多上海朋友,要说排外,相比于其它大城市,上海真的算不上。

 137
 踩
 178评论
 举报

很多北方人喜欢上海话?题主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来的?我是河南人,这些年,北京去过多次,一年内山东跑了大半个,浙江呆了一年,在武汉呆了七年,深圳呆了大半年,基本上周边的人,要么对上海人不熟,要么就是喜欢调侃上海人,真正喜欢上海人的还真没有几个,更别说什么喜欢上海话了。喜欢粤语的倒是很多。

吴侬软语指的绝不是上海话。如果把喜欢“阿拉”“侬”这种口头语挂嘴边就说喜欢上海话,那是不是所有喜欢“那啥”的人都是喜欢东北话?

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学一下当地话,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外乡人肯定特别多,又有多少人能听得懂上海话呢(江浙人除外),更别说学说上海话了。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上海话,在外地群众里边没有基础,何来的喜爱?

 107
 踩
 105评论
 举报

很多北方人喜欢上海话,但他她不一定会全听懂。现在上海公交车、地铁上,每到一站,广播里传来一遍普通话(国语),一遍上海话(吴侬语),再一遍英语,三种语言通知乘客该目的地别误行程。真人情化!其实南方人並不是不喜欢上海话,因为南方都有他她们的地方方言。假如有个南方人走近你跟前开口讲话,上海人就知道他她从哪里来?在大上海,真宗上海话是浦东人、崇明人讲了好,其除都是南腔北调,带些乡音。上海是中国最大移民城市,来是五湖四海,祖国的四面八方!衷心祝愿繁华大都市更加繁荣昌感!

 31
 踩
 18评论
 举报

上海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是1842年开埠以后得到迅速发展,这个发展表现了海量的包容。租界的建立城市得到发展,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未遂的新上海计划,解放后得到飞速崭新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浦东新区的建立上海发展融进国际元素成为世界认可的国际大都市。随着上海城市一次又一次发展,城市人口也得迅速发展,19世纪中叶殖民者进入,带来外来文化,同时江浙一带随着战乱自然灾害也涌入,特别改革开放以后又有各种层次的国内外人士的加入,必然带来各种语言元素的冲击和影响。作为上海话它虽属于吴侬语系,但它不拘泥于此,它不断收外来语言丰富自已,此如:上海人叫面孔为番斯不就来自英语,还有很多书面语借用普通话来表述。总之上海话就像这座城市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像苏州话及岭南地区的鸟语它们的语言封闭地域性很强。上海话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而且它的土话特别用意的发音在淡化,虽然有人想守住真正上海话,请问现在真正上海话大概也只在唱沪剧和滑稽界吧?

 1
 踩
 评论
 举报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父亲祖籍盐城,母亲祖籍徐州,今年45岁。爸妈家里都是老太爷这一辈就从盐城徐州到了上海。上海这个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城市,80%来自浙江,江苏两地。10%有其他地区,10%为上海本地土族(俗称上海本地人,多在郊区)。1、上海属于吴语区,周边苏南、浙东、西,基本以上海话为基础。简单说,去这些地区,我们说上海话,他们都能听懂个80%,但他们说话,我们基本不懂。就是上海本地人说本地上海话,说快了我们也只能懂个一半。2、谈到看不起外地人,在我们小时候确实不太喜欢上海以外的地方人士。其实这是当时社会发展不均衡所造成。而现在全国各地蒸蒸日上,我老家的兄弟姐妹见多识广,家里经济条件优越,自然之前的感觉荡然无存。另外现在上海的各大公司,外地人或者新上海人基本占70%,大家关系融洽,根本谈不上排外3、谈到上海男人和女人。我作为上海男人,给别人的感觉也是精明。但我讲细节,讲规矩,讲契约精神。不是我的钱我不会去想,是我的钱你不能不给我,不关乎钱是多是少。先小人后君子,怎么说怎么做。同学、朋友、公司聚会大家AA,不伤感情,不会惦记着下次该谁请,谁谁怎么还不请,或者谁请的饭菜不好。上海女人是全国最精致的女人。不管家里有多小,有多乱,有多穷,但只要外出,那绝对是她最美丽的一面。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发嗲是上海女人的独家专利,几乎没有任何地方的男人可以免疫,不信大可以试试。4、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有能力的人自然可以在上海生存生活。几十年一过,你们的孩子也许就会像我一样,容不得别人说上海的不好。无法在上海继续生活的,也请你不要说它的不好,起码它给你带来了新的见识,新的理念,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我们欢迎全国的人民来上海,这样它会更加的进步,更加充满活力!谢谢!

 31
 踩
 5评论
 举报

上海话本身没问题,但在上海会不会上海话却关系着你的工作和社会地位。你可能和上海人做同样的事,但工资相差巨大,只因为别人是说上海话的上海人。在上海买东西、等公交车等等因为你说的是普通话,会受到上海本地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另类的眼光。对!这就是歧视,上海作为歧视外地人最严重的地方,把全国各个地方分为三六九等,北京人浙江人江苏人为一类,安徽人江西人为二类,其余为三类;还有有学历的为一类,没学历的为另一类。

 24
 踩
 28评论
 举报

现在的编辑很不负责任,你从哪调查出很多北方人喜欢上海话,尤其用了很多,这说明用了很大比例,北方总人口好几亿,你调查了多少?就我个人来说,接触的上海人中,他们都用普通话来对话,另外上海女人说话难听!

 55
 踩
 4评论
 举报

在外省市公共场所,己经被同化的上海人,寒喧时先说的是"阿拉的",可见上海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我是南方人,从小就想往大都市上海,自然对上海话有一种情结,可能受父辈的影响,父亲是苏州人,又在上海工作若干年。上海话细腻轻软,琅琅爽口,如果上海人说普通话,余音中就能判断出。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最爱上海话,这恐怕没有局限,喜不喜欢是个人的爱好,没必要南、北之分。尽管有些人爱喷上海人说上海话,如果上海给你机会,你会来吗?

 1
 踩
 1评论
 举报

真正的上海话分两种:市区和本地。前者是上海开埠初期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大量江浙一带的难民到租界避难,形成了以苏州绍兴话为主殖民语言为辅的上海话。虽经历清朝垮台民国成立淞沪战争,上海话一直在发展完善中。三、四十年代上海话在全国达到高峰,社交场合说上海话变成时尚。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苏北话,因为说者大都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解放后,松江专区划入上海,又多了一种语言现称本地话开始流行。上海话的形成跟海派文化一样,由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上海人也很少是土生土长的,根本没有看不起任何外地人。只是把那些不守规矩的外地人称为“巴子”,把那些做人做事没有底线的“巴子”称为“瘪三”。

 6
 踩
 4评论
 举报

昨天我看了极限挑战最新一期 孙红雷问路 问了一个上海的本地阿姨 人家孙红雷用普通话问了两遍 她都用上海话回答 孙红雷笑着说听不懂 阿姨你能用普通话说吗 然后黄渤说 阿姨应该是指那边 她才用普通话说 在那边 在全国任何地方只要会普通话的 任何人用普通话问 任何人都会用普通话答 这是对人基本的尊重 还有这是一种礼貌 上海人自大 排外是真的

 40
 踩
 19评论
 举报

为什么北方人喜欢上海话,这事要说起来就远了。因为上海以前是国际大都市在各个方面都领先国内其它城市。新中国建国后需要发展工业和经济。当时北方城市要建厂就到上海去请师傅。特别是建设大三线的时候上海是出了大力的。许多工厂是整体搬迁的。所以在北方有很多上海人而且是工程师和师傅。不瞒你说我们江浙一带的人到北方去介绍自己都说是上海的。有的去了好多年回来说了一口洋径浜上海话。在南方呢上海因为比周边地区经济发达。上海人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以前他们就认自己,其他地方的人他们就一句话“乡下人”。所以南方人不喜欢他们。

 0
 踩
 评论
 举报

上海话是杂语,吴语不如粤语强势保留的好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统一,就是所谓的上海话。

我是北京人,上海话和苏州话相比苏州话好听多了,苏州人最多能听懂,学不来,学了她们也觉得辣耳朵。

 16
 踩
 8评论
 举报

对于南方人,尤其是苏南浙北地区与上海都属于吴语区,特别是苏州无锡与上海之前的语言基本能互通,不存在陌生感,不存在好奇感,自身对自己的语言自尊感特别强烈,所以对上海话也相当了解后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的,感觉就是自己熟悉的一个相同方言而己。而对北方人来讲,上海是吴语区最大的城市,城市人口众多,且上海经济最发达,导致上海话在北方人心中最有代表性,也就喜欢上海话了!

 20
 踩
 2评论
 举报

你可拉倒吧,我怎么听到上海话就想吐呢?我怎么感觉天津话和青岛话好听呢?我山东人

 40
 踩
 29评论
 举报

上海话的历史不长,从太平天国开始萌芽知道30年代宁波商帮还觉得宁波话是上层的标志,广东商人也基本保留自己的语言,抗日战争以后,以苏州宁波为两大源头,杂糅了松江 无锡 南通 绍兴的语调,广泛吸收了国语 吴语 粤语 英语 甚至法语俄语日语语汇的现代沪语形成,而改开前人员流动有限,这种沪语就迅速的固定下来。至于为什么会被北方人广泛接受,一方面和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物资人才为很多城市建立了工业体系有关,二是上海的工业品长期以来是制作精良 款式时髦的象征。南方由于开放较早,同时普通话在南方的普及率不及北方,对方言的固守也难住于接受一种新的区域文化。总的来说,沪语有发音轻巧,语速流利,表意准确,善于吸收外来语的特点,又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清音和爆破音。不足就是文学性和幽默性差了一些,非常便于现代语境交流和国际大都市会的要求,最神奇的是沪语不会对你学习英语法语日语造成语音的困扰,这一点是很多只有四声的发音和西南官话难以做到的。

 1
 踩
 评论
 举报

其实喜欢不喜欢跟上海人毛的关系也没有,是河南人,你说河南话,你是东北人说东北话,你是四川人说四川话。理所当然,每个地方的人都说自己的方言。要外地人喜欢?这个命题太神奇了。每个人去异乡总是入乡随俗,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嘴上打仗的人其实最烂,与其讨厌别人的风俗,不去回老家。上海是包容的城市,欢迎高素质的人,也希望爱上海和爱自己家乡一样。

 37
 踩
 6评论
 举报

上海话和江浙,闽南等都是地方语言,本来没有什么奇怪,由于工作,各地都在跑。与其它的都城市接触,好像都还亲切,说得来,可到了上海与阿拉打交道则有种不同的感觉,与政府机关的人还好些,特别是在亍上,商业点,你说普通话他们会是另眼相看,所以觉得他们很排外,我常去把事情办完就离开。

 14
 踩
 3评论
 举报

我不是上海人,曾经在澳大利亚留学,后来又在加拿大居住过一段时间,有个现象很奇怪,当地的华人通常介绍自己时喜欢自称来自上海,很多人明显不是上海的,但据说说是上海人会让那些老外尊重,我也是醉了......甚至于一次在台湾两个浙江女孩和房东介绍自已也自称上海人,有这个必要吗?严重鄙视。

 31
 踩
 6评论
 举报

上海人排外?天大的笑话和天大的谎言!上海人倒是歧视本地人!真正本地的上海人主要集中在川沙,宋家就是那里的。而本地人本地口音,在上海反而有点不登大雅之堂。民国时代上海高档场合,广东话和宁波话有地位的!

为什么会有排外一说呢?是很多闯上海不成功的人,数量远远多于成功并留在上海的人(上海人),他们一代代讲故事给老家人听,不是我不行,是那里不行。

所以上海人(实实在在的全国各地后代)就莫名其妙背了这个子虚乌有的排外"罪名"。现在知道了,再说上海人排外的,一定是自己比较烂,找个借口而已。

 20
 踩
 4评论
 举报

主流上海话=宁波绍兴方言+苏州发音+苏北发音+川沙南汇等郊区发音+个别外来英语单词,可以说上海话是吴越之地受开埠影响的产物。喜欢?不喜欢?作者你在自己家说家乡话会考虑这个问题吗?

 29
 踩
 3评论
 举报

因为上海本质上是个移民城市,虽然说上海话属于吴语,但吴语区本身也有方言,吴语区各地来的移民很多,还有非吴语区的移民也很多,导致上海人说的吴语夹杂了太多语音,正经说吴语的地方如苏州人无锡人听上海话就和大家听一中国人说普通话时不时还夹两个英文单词的感觉一样,怎么听怎么别扭,反倒是上海乡下说的上海土话听着还习惯一点。

 0
 踩
 评论
 举报

都一样,我听到其他地方的方言也觉得难听,

有的地方感觉让人很土

有的地方一说出口就觉得搞笑

但是说普通话 ,我百分百确定是上海这边的人说的好听

好几个外地小姑娘都和我说 最喜欢听上海人说的普通话

 7
 踩
 1评论
 举报

做为南方人对上海话做个客观的评价:其实上海话不算是正宗的吴语,因为上海话的宁波腔里掺杂了苏北口音的官话所以我们南方人听上去很不正宗。其实作为正宗吴语最有江南代表性的是苏州话和绍兴话。

 0
 踩
 评论
 举报

在海外,一些江浙的移民一般都會說自己是上海人,還有居住在上海的外鄉人或新上海人也是,這是對上海的認可,是對上海人的另一種榮譽方式,這時候,流利的上海話就是王牌了,而我總是微笑著說,老鄉你好嗎⋯⋯心裡在說,感謝你對上海的認可,我們都是中國人!

 34
 踩
 3评论
 举报

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移民城市,老一辈人很多是外省移居上海,其中有些人未必能讲好沪话,但能听懂沪语,也一直在学讲洋泾浜的沪语。现在的外来移民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排斥学讲沪语,大有改变海派文化的趋势一点都不懂入乡随俗的道理,再这么下去上海将失去海派文化的传承。

 10
 踩
 1评论
 举报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历史也不长,各地方人都有,尤其苏北人居多,小市民习气特重,自持大城市人,上海人叫外地人是阿乡,上海人特精明小气,麻雀飞过上海也想摘个毛。上海人说普通话比苏锡常,浙江人说得好,与他们是杂居有关。

 30
 踩
 1评论
 举报
120个回答被折叠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