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里的苏州场景
晓亮( 苏州日报.2017/9/5 )
[标签] 现代苏州
[正文]
  面对多元变幻的世界,纷繁复杂的挑战,迷茫困惑的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给世界带来了希望。在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中,大国的情怀风范与使命担当,得到了全景展现。
  近年来,苏州作为多次重大会议的举办地,参与、见证了“中国方案”的诞生、发展、深化。
  作为中欧合作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合作稳步推进。从北京到捷克,从塞尔维亚到波兰,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实现“16+1合作”同“一带一路”建设和中欧关系发展对接,谋求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015年11月24日、25日,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简称“16+1”会晤)在苏州举行,这是“16+1”会晤首次在中国举办。
  落地苏州,源自苏州与中东欧千丝万缕的联系。苏州以刺绣闻名,早在唐宋时期就是全国的丝绸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丝绸主要来源地;作为开放大市,苏州与中东欧的交往合作涉及文化、科技、教育、经贸等多领域,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下,苏州与中东欧的合作更加紧密:“苏满欧”班列运量成倍增长,单箱平均货值在全国中欧班列中名列前茅。苏州与罗马尼亚图尔恰县、拉脱维亚里加市、波兰新松奇市先后结为友城……
  这次盛会,与会各方围绕“新起点新领域 新愿景”主题,就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共同制定和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及中欧关系持续均衡深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6+1”会晤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苏州外事史上史无前例。苏州积极服务中央总体外交,与上级部门密切沟通,有条不紊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同时借助高端外事活动平台,全方位展示苏州历史文化和国际形象。为外方领导人定制真丝肖像画,以丝绸搭配宋锦、红木雕刻、书法等非遗技艺,成为亮点……
  不止于此,“16+1”的深化合作在苏州继续精彩上演。2016年,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等相继在苏成功举行。
  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今年8月,备受瞩目的“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获得正式通过。“南海行为准则发起地”正是苏州。
  2013年9月14日、15日,在苏举行的中国和东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六次高官会和第九次联合工作组会议上,各方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就进一步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加强海上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在落实《宣言》框架下启动了“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南海对话合作,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亚投行是又一热词。为促进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中国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对于它的使命,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回家乡苏州时作出了解读,“亚投行是一个国际多边机构,就是邀请很多国家来管理治理的机构,努力推动国际合作和全球化进程,取得多赢、双赢的效果。”而亚投行与苏州的缘分还将继续加深,亚投行董事会非正式会议即将在苏州召开。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