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六月,刻在江阴人血脉里的一个特殊月份
朱锡章( 江阴纪事.2017/7/25 )
[标签] 江阴公祭;汉服运动;江阴祭祀;抗清三公;阎应元
[正文]
1
 
问:明末清初的历史大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大忠臣?
 
    相信稍微知道点历史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史可法。
 
    诚然,史可法因慷慨尽忠的民族气节而名垂千古,但扬州十万大军何以一触即溃,扬州70万百姓引颈就戮,却又让人疑惑。
 
    其实,在明末那个“文官三只手,武将四条腿”的时代,集忠臣良将于一身的人物不少,张煌言、李定国、刘宗周、阎应元等等等等···
 
    但是,张煌言作为西湖三杰之一,其墓冢祠堂每年有无数人前去瞻仰;李定国的祠堂也在云南勐腊政府的支持下修缮扩建,两人在史书中都有着浓墨重彩的的片段。与这二人相比,历史对阎应元却一直吝啬得很,数百年来一直只能出现在江阴的地方志上,《明史》、《清史稿》不见其踪影,至今只有少数江阴人知道他的尸体被偷偷葬在小石湾,却无法知道究竟在哪里,想来让人扼腕叹息。
 
▲杭州西湖边的张煌言祠堂,他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
 
2
 
    阎应元何人?
 
    阎应元(?-1645年),字丽亨,北京通州人,与北京大兴人史可法可谓是老乡。然而这对老乡对比起来,却很有意思,两人同为“殉节”而死,死后均难觅尸骨,但无论是身前还是生后,两人都有着巨大差异。
 
    史可法27岁便考中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拥有从龙之功的他官运亨通,升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阎应元则没有科举功名,在那个时代,这意味着在官场上很难有所作为。在1641年担任江阴典史前,他还担任过京仓大使(名字很威武,其实就是管粮仓的),但无论是京仓大使还是典史,都算不上官,只能称为"吏"。在江阴守城战前夕,他因平定海盗顾三麻子有功,升任广东韶州英德县主簿,但由于母亲有病在身还未启程。
 
    史可法到扬州督师,在清军兵临扬州城下之前,清摄政王多尔衮曾致书史可法劝降,史可法的回信《复多尔衮书》,雄文劲彩,写得相当漂亮,今天我们捧读时,仍旧会感到那种澎湃涌动的凛然正气。面对八旗围城之势,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排自己的后事,收副将史德威为义子,让他在城破之时杀死自己以全名节。后又上书福王表明自己"与城为殉"的心迹,并当众朗读奏章,涕泪满面,部将无不为之动容。
 
    诚然,史可法以死报国的情怀令人感慨,但作为统帅,他的的悲观情绪难免影响着10万大军的士气。最后扬州守城战的结果自然也能猜到,“扬州十日”,10余万守军只坚守了一天便溃败,剩下的9日,便是清军在屠杀70万扬州百姓。
 
    清代著名诗人和史学家赵翼,是个相当苛刻且狂妄的人,其最著名的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更是对李白杜甫都有取而代之之意。他评论明末有句话:
 
    "明季虽多殉节臣,乙酉之变殊少人。"
 
    "扬州十日"则是"乙酉之变"中最重大的事件,由此可见赵翼对史可法颇不以为然。但是,当赵翼来到江阴,站在阎应元的画像前时,却肃然起敬,题下一首《题阎典史祠》,并感叹道:
 
    "何哉节烈奇男子,乃出区区一典史"
 
 
▲江阴黄山脚下的小石湾炮台
3
 
    那么,相比于史可法,阎应元和江阴百姓是如何守城的呢?
 
    就在“扬州十日”一个多月后的闰六月初一,在江阴文庙的明伦堂,有一位名叫许用的诸生说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江阴全城百姓组织义民队伍,决心守城以抵制满清王朝颁布的“剃发令”,并推举阎应元的继任典史陈明遇为首领。此时的阎应元,还在华士砂山侍奉生病的老母亲。
 
    整个闰六月,江阴义民迅速地肃清了内奸、组织制造军械、安排守城事宜,并取得了歼灭清军水师王良部等战绩。但随着闰六月二十一日清军将领刘良佐率10万余人包围江阴,江阴义民首领陈明遇深感自己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组织如此多的义民来抵挡如此多的清军。
 
    于是,七月初九,阎应元应邀率600余祝塘乡勇入城,迅速组织人才制造火药军器、开始统计户口选拔壮勇、统计分发武器,然后祭旗发令:命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把总汪某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自己守北门。义民每十人组成一小旗,守卫一个城垛;每百人组成一大旗,配火炮一座。一系列举措,使得原本人心惶惶的乌合之众迅速形成战斗力。
 
    此时的江阴,不仅是弹丸之地,更是一座孤城,周围并无援兵。用江阴话讲,阎应元可谓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但他面对这样一场力量悬殊、根本无法打赢的战争,必然知道悲剧性的结局是无可逆转的。
 
    一场力量悬殊、根本无法打赢的战争,悲剧性的结局是无可逆转的。但有时候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向结局的过程。阎应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力量恣肆张扬地发挥到了极致,多少抗争和呐喊,多少谋略和鲜血,多少英雄泪和儿女情,把走向结局的每一步都演绎得奇诡辉煌,令人心旌摇动而又不可思议。
 
    一场本来是一边倒的战争,孤城困守,6万义民面对24万清军,却悲壮惨烈地进行了81天,并且让清军付出了战死7.5万人的代价,这在中外战争史上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三十六计中能用上的计谋,阎应元差不多都用上了,诈降、偷营、火攻、钉炮眼、草人借箭、装神弄鬼、小股出击、登陴楚歌,无所不用其极。最壮烈的莫过于白发耆老出城假投降,把火药暗藏在放银子的木桶底层,等清军升帐纳降时,火发炮裂,老者与周围的清军同归于尽。清军为之三军挂孝时,江阴城头也响起了悲怆的炮声,那是在为慷慨赴死的乡贤耆老们致哀…… 
 
    无可奈何的清军用船从南京运来两百余门红衣大炮,昼夜不停炮轰江阴城东北角,最终,八月二十一日,江阴城墙轰然倒塌。清军攻入城中后,江阴义民宁死不降,与之展开激烈巷战。当最终清军攻陷江阴,准备像屠扬州一样屠城时,却发现江阴那些老弱妇孺争先赴死,自焚、自缢、投井者不计其数。
 
    最后据记载,江阴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乡民死者七万五千余人,共计十七万两千余人,小编查了一下明末江阴人口,崇祯六年(1633)是235460人······
 
     江阴野史曰:“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陈、阎二典史乃於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时为之语曰:‘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4
 
    写到这里,小编突然想起一个故事,来自以色列的马萨达古城。
 
    公元70年,罗马大军攻占耶路撒冷,大肆杀戮。幸存的犹太男女逃到地势险峻的马萨达城堡坚守。尽管是最后的孤城,但没有什么能够动摇犹太人抵抗的决心。旋即而至的1.5万罗马军队对坚守在里面的人们(包括妇女儿童在内为967人)整整围攻了3年。
 
    公元73年4月15日,就在罗马人点燃柴火,马萨达即将陷落的前夕,马萨达要塞里与上万罗马大军抗争到最后的犹太人决定集体自杀。他们抽签选出十名勇士作为自杀的执行者,所有人紧抱妻儿,躺在地上,自愿接受亲密战友的一剑。最后这10名勇士再抽签选出其中一人处死其他杀手,在放火烧毁城堡后自尽。
 
    第二天清晨,攻入城内的罗马人惊讶地发现他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死般的寂静比遭遇抵抗更为可怕:他们历经数月攻下的,不过是一座死城和遍地的尸骸。从此,犹太人的足迹从这片土地上消失,直到2000年后的1948年重新在这里建立以色列国。
 
    在殉难前夕,犹太人领袖爱力阿沙尔(Elazar Ben-Yair)发表了后来在以色列人人尽知的著名演说。他说:“天亮时我们将不再抵抗,感谢上帝让我们能够自由地选择和所爱的人一起高贵地死去。让我们的妻子没有受到蹂躏而死,让我们的孩子没有做过奴隶而死吧!把所有的财物连同整个城堡一起烧毁。但是不要烧掉粮食,让它告诉敌人:我们之死不是因为缺粮,而是自始至终,我们宁可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