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故居:井圈条石印刻岁月记忆
“院子里的姑苏——寻访古城名人故居”系列报道⑧
胡毓菁;徐志强(摄)( 苏州日报.2017/6/9 )
[标签] 李根源;故居
[正文]

    姑苏古城,十全街赫赫有名。这里,鳞次栉比的商铺,行色匆匆的路人,慕名而来的游客,无不彰显着城市的活色生香。
  相比之下,隐没在喧嚣与繁华街市中的辛亥革命先驱者、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李根源的故居就显得低调而朴素。历经时光流转,昔日曾经的大户人家如今格局全无,成为11户居民的“蜗居”之地。仅有嵌在斑驳墙面上的“李根源故居”的标志牌和散落在楼前屋边的井圈、条石、金桂树,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这里曾经的生活景象。

  历史·渊源

  苏州多处名人墓葬是李根源发现的


  根据2006年编纂的《沧浪区志》记载:“民国12年,反对曹锟贿选,李根源退出政府。民国14年端午节携眷来苏,寓居十全街111号。”于是,记者沿着十全街一路寻访李根源在苏州的第一落脚地。然而,却始终找不到印象中名人故居该有的气派宅邸。
  “十全街改造后,原来的111号已改成279号。”在姑苏区双塔街道网师巷社区工作人员魏巍的带领下,记者拐进了一条不起眼的短巷。一抬头,巷口沿街门店西侧的白墙上嵌着一块黑色的标志牌,上面写着“李根源故居”的字样。1982年,这里被列为市文保单位,标志牌是2003年9月挂上去的。旁边,还有一块李根源故居的简介牌。记者注意到,墙体下方还嵌有一块石碑,碑刻字迹已模糊,依稀看得见刻有“中华民国五年”“黎元洪”等一些字样。
  据《沧浪区志》记载,李根源,字印泉,号雪生,云南腾冲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后来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开始后,李根源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1913年,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回国后,李根源与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发动云南独立。袁世凯死后,李根源任陕西省省长。此后,李根源还先后任农商总长、代国务总理等职。1923年,李根源携眷来苏,住在早几年前买下的位于十全街的一处宅院里。1927年,他的母亲阙太夫人病逝,李根源将其葬于苏州小王山并修建墓庐。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根源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倡议组织“老子军”,为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英雄冢。新中国成立后,李根源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李根源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于苏州小王山。如今,小王山建有李根源纪念馆。
  “李根源还是苏州人文历史的重要发现者、保护者。”苏州文史专家谢勤国说,李根源定居苏州期间,经常探幽访胜。他查考地方文献,又在乡人的指引下亲身探访踏勘,先后发现了顾野王、沈周、唐寅、文徵明、韩世忠等名人墓葬几十处,并著书《吴郡西山访古记》。“在目前的市文保单位名录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文保单位是由李根源发现,并着手保护起来的。”谢勤国说,此外,李根源善写隶书,当年曾被誉为“苏州四大书法家”之一。“至今,在苏州的光福、北寺塔、观前小公园等处都存有李根源的书法题字或摩崖石刻。”谢勤国说。

  现状·印象

  零星留存的“老物件”展现昔日旧貌

  走进十全街279号,巷口标志牌上写着:“故居原名阙园,现存门屋、客厅、起居楼和书斋等”。可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只有一幢形制并不规整的两层小楼。所谓的“门屋、客厅、起居楼和书斋”都已无存。
  “这里就是李根源的故居。”今年62岁的“老苏州”俞建荣是小楼一楼最东面的住户。他说,三四岁时,他就随父母搬到了这里。“听老人们说,以前这里的房子有好几进,包括门厅、大厅、厢房、客房等,门厅东面还有两进房子是用来停马车的。”俞建荣说,后来,这里的房子改造,只保留了第二进的这幢小楼,住了11家房客。最北面的门厅现在已是十全街的沿街店铺了。
  房屋已难寻原样,那么,在这片土地上,是否还能找到一些李根源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呢?俞建荣把记者带进了家里,在最南面的白墙上,一块刻有“鄴馆”字样的石碑镶嵌其中,碑上提到的“印泉先生”就是李根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保护石碑,我们和居委会一起在碑上刷了白色的墙粉,让它和墙壁融为一体。我又在墙边堆放了杂物架子,将它保存了下来。”俞建荣又把记者带到了小楼北面。在一堆木板、旧碗等杂物以及一块大理石板下,有一个青石井圈。“九保泉”“李根源书”“民国十年”等字样清晰可见。在小楼朝南一户人家的门口,记者还发现在进门的台阶侧面嵌有一块刻着字的青石,经过仔细辨认,依稀是“诗书倦时,酿畜树蔬”“民国二十五年丙子春三月李根源”几个字。
  小楼的南面,是一排矮墙,中间有一扇小门。推开院门,记者意外地发现,里面竟还“藏”着一幢房子。按照巷口标志牌上的介绍,这里或许是李根源故居的起居楼或书斋。“这幢房子有3间主房,3间附房,前后还各有一个小院子。前些年,有几个李根源的远亲住着。后来他们去了国外,房子就空关着。”从2000年开始,张一鸣老人就一直看护着这幢房子。每天早上,他来开窗通风,扫扫院子。记者看到,几个房间中,分别摆放着小床、沙发、桌椅、橱柜等,或许因为久未住人,陈设摆放有些杂乱。走进前院,碎砖卵石铺地,石桌石凳花格窗,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棵金桂树。“这两棵金桂都是李根源亲手种的。此外,他还种了一棵玉兰树。三棵树意寓‘金玉满堂’。”老人指着院墙外一棵十多米高的玉兰树说。

  传承·保护

  添置五六万片大小瓦“原样”修复

  从“名人故居”的角度看,现存的李根源故居在房屋的格局上鲜有特色,但它依然以自己的状态,呈现着持久的生命力,通过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展示着属于苏州古城的人文底蕴。
  “2001年,政府部门曾对李根源故居进行过一次解危整修。”56岁的朱金男是李根源故居房屋保修联系人,也是当年整修工程的参与者。他说,那幢两层小楼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交由当时的沧浪房管所管理的。“接手时,房子分住着11户人家,整体情况不怎么好,墙粉剥落,屋顶漏雨。”朱金男说,2001年,经市场招投标后,由沧浪房管所对小楼进行解危整修。考虑到是名人故居,整修工程定下了“原样修复”的原则。前期,房管所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地测量房屋面积、布局,设计出整修图纸。施工时,工人们掀开屋顶,将旧烂的椽子、桁条全部换掉,还铲平、粉刷了内外墙面,油漆了门窗,并重新用波纹管铺排了下水道。“我记得整个工程由12名工人花了两个半月完成的。”朱金男说,这幢小楼的屋脊是以前大户人家在建造厅堂时常用的“哺鸡脊”。工人们在整修屋脊、屋面时格外小心,按照旧样进行修复。“修屋面时,瓦片不够,我们还特意去采购了五六万片大小蝴蝶瓦,确保和原来房屋上用的瓦片一模一样。”朱金男说。
  现存的李根源故居,虽然仍有住户居住,但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其楼内的木质门窗和老旧的木质楼梯,极易遭受火灾、雨淋、白蚁等侵害。为此,姑苏区双塔街道网师巷社区近年来不断加强对这一区域的防灾减灾宣传,提高现有住户对保护名人故居的意识和能力。在灾害高发季节,社区还组织社工和热心居民,在李根源故居及周边区域开展巡逻值班,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李根源故居不仅是散落在网师巷社区的历史遗存,也是苏州的文化瑰宝,人人都应该为故居的保护尽一份力。”网师巷社区党委书记苏家蓉说。

  【故居名片】

  李根源故居,位于十全街279号(原十全街111号),是辛亥革命先驱者、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李根源定居苏州时的住所。故居原名阙园,1982年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采访手记

  让更多故居重生光彩

  在苏州,十全街上的故居与李根源的关系算不上十分“密切”。真正与他关系密切的、常被后人提及并认定的,当是位于吴中区穹窿山东南麓的小王山。在那里,李根源为母亲守墓多年,他病逝后也归葬于小王山。
  或许是因此造成的“重心偏移”,古城区内的李根源故居“名气”并非响当当。记者采访过程中曾经询问多人,均不知道李根源故居在何处。走进其中时,蛛网般的电线,斑驳的墙面、逼仄的楼道、挂在室外的空调外机,都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
  故居、古建是古城苏州宝贵而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独特的姑苏历史文化气息。尽管李根源故居的现状与原貌大相径庭,但可喜的是,人们对其文化内涵的保护逐年重视起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葑门历史文化片区、双塔街道依托“网师国学院”这一社区文化交流载体,邀请专家以推出文史讲座等形式,介绍李根源及其故居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另外,网师巷社区还组织居民,特别是未成年人对李根源故居等辖区历史遗存进行实地走访,帮助大家认识这些散落在身边的“文化瑰宝”。此外,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新消息,该社区即将对李根源故居内的“九保泉”进行清淤整修,力争重现其所承载的人文魅力。


老宅屋内石碑上刻的字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


李根源为古井题的字。


如今,李根源故居里住着“七十二家房客”。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