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书楹曲谱
叶堂
[提要] 中国戏曲曲谱。清代苏州叶堂(字广明,又字广平,号怀庭)编著,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有王文治序、叶堂自序。全书共正集4卷,续集4卷,外集2卷,补遗4卷,共14卷。
[标签] 叶堂;昆曲;工尺谱; 藏书;古籍;叶桂
[正文]
 
  《纳书楹曲谱》是清乾隆年间由叶堂选辑校订的一部昆曲曲集巨著。该谱集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王文治序,叶堂自序。书中整理校订了乾隆时舞台上流行的昆曲单折戏及散曲《咏蝶》《咏花》《柳飞》等,诸宫调《天宝遗事》中《马践杨妃》全套,时剧散出《醉杨妃》《昭君》《芦林》《思凡》《花鼓》等,共计353套。计正集四卷,续集四卷,外集二卷,补遗四卷,共十四卷。叶堂酷爱汤显祖剧作,但汤作不合律这是明显的缺憾。为了保持汤作旨趣,叶堂采用改调就词的办法,使《玉茗堂四梦》不改一词,而文辞与音律相谐悦耳。这就是以昆腔谱曲的《玉茗堂四梦》四剧的全谱八卷。又鉴于王实甫《西厢记》长期无法演唱,叶堂制定出《西厢记》昆腔全谱二卷。《纳书楹曲谱》共计合成二十四卷,含剧目五百余出。
  叶堂,号怀庭,字广明,一字广平,苏州人。吴门名医叶桂(天士)之孙,居阊门外山塘街。陆萼庭《清代戏曲家丛考》标其生卒年为1724年至1799年。叶堂主要活动于昆曲兴盛的乾隆年间。他师名曲家吴江徐大椿研习曲唱,精工音律,造诣颇深。他在《纳书楹曲谱》自序中说:“盖自弱冠至今,靡他嗜好,露晨月夕,侧耳摇唇,究心于此者垂五十年。”集毕生精力整理校订、增补制谱的巨著《纳书楹曲谱》终于在叶堂晚年问世。他的友人、丹徒王文治为《纳书楹曲谱》作序赞曰:“怀庭(叶堂)乃苦心孤诣,以意逆志,顺文律之曲折,作曲律之抑扬顿挫,绵邈,尽玉茗之能事,可谓尘世之仙音,古今之绝业矣。此书成,薄海以内定有赏音,如或不然,请俟诸五百年以后。”叶堂校订之曲谱,行腔细致考究,对于歌词字声与音乐的配合,要求更为严格,音韵方面也更为讲究。他以五十年唱曲的经验,编订此谱,故能于“文之舛淆者,订之律之;未谐者协之。而于四声离合,清浊阴阳之芒杪,呼吸关通,自谓颇有所得”,颇得曲家推崇。龚自珍《书金伶》说:“乾隆中,吴中叶先生以善为声,闻海内。海内多新声,叶刌而律之,纳于吭。”李斗《扬州画舫录》也写道:“近时以叶广平唱口为最,著《纳书楹曲谱》,为世所宗。其余无足数也。”他的昆曲演唱被称“叶派唱口”,清中叶以来一直都是习曲者准绳。
  曹安和撰《纳书楹曲谱》词条指出:“关于《纳书楹曲谱》的节奏符号,叶氏主张只用板和眼,不用小眼(即不标头眼、末眼),认为'板眼中另有小眼,原为初学而设,在善歌者自能生巧;若细细注明,转觉束缚’,所以在《纳书楹曲谱》的正、续、外、补遗四集中,始终只点一板一眼……”(《大百科全书》第262页)
  工尺谱中的“板、眼”,是古人用于记谱的节拍符号,现在简谱中一般常用的拍,在昆曲中称为“一板三眼”。昆曲的谱曲格律非常严谨,有南北、四声、曲牌连套、宫调等诸多规矩,关键是“四声”。昆曲分南北,北曲的四声属北方语音系统,而南曲以吴语系统(即苏州话)为基础,吴语系统的四声又分为阴阳两种,故称之为“阴阳八声”,统称“四声”,此“四声”即唱词的平仄声韵。昆曲的唱腔旋律就是由唱词的平仄声韵产生的四声腔格组成的。吴梅在《庄亲王总纂<九宫大成南北词谱>叙》中说:“往昔吾乡叶怀庭先生作《纳书楹曲谱》,四声清浊之异宜,分析至当。识者谓宋以后一人,实皆依据此书也。今谱中一词辄列五六体,阴阳刚柔之理,一一可辨,引而申之,触类而通之,则作词制谱之方于是乎咸在,以之度声,易若反掌,而梁、魏遗传,或赖以不坠乎?”
  叶堂《纳书楹曲谱》的记谱法特殊,每小节少了两拍,不记弱拍音,只记强拍音,意思是让善唱昆曲者根据阴阳八声规律自行创造腔格填进去。历代习唱昆曲,必须在老师口传心授亲自教授下深得叶派唱法要领后才能读懂。为了始终保持《纳书楹曲谱》“赵璧隋珠”的境界,也为了使昆曲唱派日臻完美不走样,从叶堂开始起,昆曲音乐史上就留下一条规定:每一代传授此书唱法的人都必须花毕生精力慎重挑选培养出一个音乐素质好、道德品质好、身心健康的吴地人做接班人。《大百科全书》载:“叶堂逝世后,钮匪石独传其秘,号称“第一弟子”。钮匪石再传集秀班名旦金德辉,直至道光、咸丰年间,苏州著名曲社怡怡集主要旦色韩华卿仍宗叶派唱口;韩华卿更传弟子俞粟庐,叶派唱口艺术由清传入民国,绵延未绝。
  叶氏及其第五代传人周传瑛和俞振飞晚年便选定周雪华为传人,精心传授,并叮嘱译出该古谱公示天下,以免不慎失传。周雪华历经二十年,研究了大量唱腔,终于在2008年把《纳书楹曲谱》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的工尺谱全部翻译成了简谱,让世人一睹几百年前昆曲的真正风采。

《纳书楹曲谱》1


《纳书楹曲谱》2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