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鼎的故事
沙龙( 苏州日报.2016/12/16 )
[标签] 陶鼎;泰伯
[正文]
  我国考古界有一种观点,把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华北系统称之为鬲文化系统,而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体的东南系统称之为鼎文化系统,这是因为这两地区先民所使用的炊具分别以鬲与鼎为主。陶鼎与陶鬲都是三足炊具,适合游牧民族野地使用,但鬲为三个空腹足组成了鬲的下部,而鼎则由三个实心的足来支撑器身的。
  我国发现的距今最早的陶片经过C-14测定大约万年以上了。远古时代这些陶器叫什么名称现代人无法得知,而现在俗称之为鼎、鬲、罐、壶……大多是依照青铜时代所遗留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而设定的。
  按史籍记载,商末时期北方先周一族的泰伯为让位于季历而奔吴,而季历正是周文王昌的父亲,周文王的儿子就是灭掉商朝的周武王,按正史的说法,“泰伯奔吴,三让天下”,形成了儒家伦理道德治国体系中以礼、以仁治国的典范。然而晋代出土的文献“竹书记年”却有另类记载,“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
  不反,弟仲雍从之”。这泰伯是老大,
  他带着二弟仲雍跑到了江南却坚持着先周一墓一鬲的祖制,所以根据周鬲出土的踪迹,专家推测出先周文化南下一支(即秦伯趋吴)的路线是从周原向南,经过河南丹江口向东,由句容、溧水、常州到达江阴、无锡阖闾城及苏州。由泰伯开始经过了泰伯史段、宜侯史段、?王史段、攻敔王史段组成了六百多年的吴国历史。因为考古工作者根据出土器物、筑墓方式很容易就能区别出吴国贵族和吴地原住民墓的不同。大凡墓中有西周鬲陪葬,西周鬲大多一墓一鬲,虽然鬲不大而且不实用,但却是吴国王族身份的体现。而当地原住民的墓中不会有周鬲而仅有吴鼎等陪葬。
  北方的周公忙着定周礼、将鼎列为至高无上的礼器,凡祭祖陪葬,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而江南的泰伯似乎不甚理睬,所以江南一带出土基本上很少有铜礼器七鼎六簋出土的记录,仅有原始瓷所制的礼乐器的出土。
  根据出土情况我们知道当时吴地原住民主要使用的炊器是釜,平底的釜有点像现在的铝锅,圆底的釜像以前苏州农村烧饭灶头中间的汤罐,先民把釜加三足便成了鼎(图一,南京博物馆所藏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的良渚陶鼎)。
  公元前472年越灭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地发生了较大的政治变动。无论越灭吴或是楚灭越这种政治势力的消长在青铜器或陶器上均有明显的反映,因此这时期的陶鼎在式样上与之前的良渚陶鼎有了较大的变化。
  战国期间陶鼎的三足和双耳上常饰以图案,陶鼎的质地也较之前的红陶由于烧成技术的提升而在硬度上有较大的改善。
  战国后期吴地出土的陶鼎常常能见到楚国风格的影响,如陶鼎上有三个突出的环,或其他的装饰,这阶段陶鼎因为盖上有三个突出物,当盖翻身能平稳地置于案上,并能将鼎内所烹煮的食物盛之,所以陶鼎盖上的这盖鼎身兼有炊具和饮具的双重功能了。
  陶鼎盖上三个突出物有的饰以兽纹纽,有的饰以环纽或螺纽,当视使用者的级别而定。战国时期的陶鼎,其三足常饰以兽蹄形而且较高,耳根突出,盖顶部稍平些,三个纽亦高(图二)。而西汉中期后,陶鼎的三足逐步变矮,顶纽亦逐步缩小而成乳钉状(图三)。东汉之后由于铁的大量使用,而且屋内灶的普及,作为炊具的陶鼎失去使用的功能,因此东汉之后陶鼎便走下舞台,在墓葬中也很少见到明器陶鼎的形象了。于是陶鼎完成了作为炊具的历史使命而在江南一带彻底消失了。

图一


图二


图三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