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的进与退
本月起《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办法》开始试行
李婷( 姑苏晚报.2016/11/29 )
[标签] 非遗;传承人评估
[正文]
 
  11月1日起,《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办法》开始试行。在此之前的10月25日至28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举行了4场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参与培训的苏州市级以上(包含市级)的非遗传承人近300人。——这是我市首次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培训与评估,在国内也属首开先河。
 
  非遗的动态性和传承人群的扩容是非遗在当代生活的存在基础
 
  不久前,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苏州进行了题为《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项兆伦对非遗相关概念的解读,既是最新非遗研究的成果,也为今后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他认为,非遗是世代相传、并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得到再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尤为重要的是,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是鲜活而不是静止的,文化遗产是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其主要形态是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载体是相关的工具、实物和文化空间等。这个观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核可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中,也有非常明确的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和障碍”。
  在传承实践中,大部分非遗项目是群体成员共享的遗产,主要通过集体传承和持续性再创造得以存续和发展。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是广大传承人和实践者群体的代表,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是非遗在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永葆民族特性,并在当代生活中愈加枝繁叶茂的基础。
 
  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估是非遗科学、规范管理的必然
 
  在我国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对代表性项目、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知、参与,确实是经历过一番变化。苏州是非遗资源集中之地,非遗从业人员也十分集中,“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么个十分陌生的名称出现伊始,参报、参评者并不踊跃。面对专业性极强、且内容繁杂的各种手工技艺,组织者要作出分门别类的准确判断确实不易,所以最初的认定基本是来者不拒。
  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回归,非遗从业者对品牌认知的不断提升,“××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含金量与影响力开始在实际经营中发挥作用,参报、参评的热情不断高涨,直至如今应者如云,而认定的大门却在缓缓掩上。
  不仅如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规范管理,也提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日程上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市在2015年3月10日施行了修订后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今年11月1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办法》开始试行。”在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李红看来,这些一步一个脚印的非遗法规,恰恰也是非遗实践与理念一路前行的最佳印证。
  在试行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办法》中,有多项重要内容,比如,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要开展常态化的生产创作等实践活动,一年平均亲自生产创作或指导生产创作5件以上代表行业内较高水平的作(产)品,能开展或参与常态化的传承活动,能开展一对一的传承活动,能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或相关机构进行调查与资料收集整理记录工作,能自行开展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或口述记录本人的从艺经历、艺术心得等,能开展完整技艺资料的收集整理记录工作,且形成成果……
  依照“评估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合格者将继续享有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相关权益;不合格者,市非遗办对其提出书面告诫,督促其改进相关工作,代表性传承人在评估后的两年内不得申请项目资助经费。
  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退出机制,已明确树立。
 
  非遗技艺再热也要走在自身发展的轨道上
 
  今天的苏州非遗,有很多项目市场化程度很高,在重重关注参与的负荷之下,非遗的保“护发展利用,还是应该走在自身发展的轨道上。”李红表示。
  今年7月6日,缂丝代表性传承人、老艺人王嘉良、谈水娥、马惠娟、李荣根、丁扣女、房国平应邀担任苏州焱鼎创意文化设计有限公司顾问。李红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对于以创新发展为主旨的焱鼎设计力邀老艺人加盟,她给予了好评:非遗技艺是有其核心价值的,不深“入了解工艺流程和技艺特色的‘创新’是无源之水。设计师与代表性传承人、老艺人之间的合作互动非常重要,新老之间借力前行,会使传承和创新都有所收获。”
  10月9日,缂丝代表性传承人谈水娥应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和焱鼎设计的邀请,为苏大学生作了一次缂丝技艺讲座。她回忆了自己16岁开始学习缂丝,在前辈老艺人沈金水的悉心指导下,渐渐走进缂丝艺术殿堂、多件精品作为国礼赠予尼克松、金日成等各国政要。与此同时,谈水娥也欣喜地看到当现代纺织工程与艺术设计“注入”古老缂丝时,缂丝产品的材质、工艺、产品造型均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你们做到了我们当年想到却难以实现的高度,对缂丝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与提升。”

缂丝代表性传承人谈水娥为苏大学生举行讲座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