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马俊芬
[正文]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历史文化长远,有着"上海之根" 的称呼。松江位于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区境南北长约24千米,东西宽约25千米,总面积605.64平方千米。

     松江古称华亭,别称云间、茸城、谷水等,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名将陆逊以功封华亭侯,华亭始见于史志。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置华亭县,后改称松江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嘉庆十年(1805年)演变为一府(松江)、七县(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一厅(川沙)。上海开埠前,松江是上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苏(苏州府)松(松江府)财赋半天下"之美誉。松江地方语言属吴语系。

    松江“山谷水肤”的旖旎风光,孕育了陆机、陆云等文人雅士,以及人们熟知的黄道婆、徐光启等各时期各类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人物。据史载,明至清松江进士达521人。 据《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大辞典》收录的清以前历代松江的文学家、诗人、戏曲家、学者、书画家约五六百人之多,著作如林,卷帙浩繁。松江文化在西晋和明代,曾两度辉煌,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西晋,松江出现兄弟文学家、诗人陆机、陆云,世称“云间二陆”,文章诗赋,名冠当世。陆机领袖西晋诗坛,其《文赋》被史家论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理论名作;书法《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家真迹,被奉为稀世墨宝。元代升府后,松江地望日隆,四方文人咸集,如赵孟、黄公望、倪瓒、王蒙、杨维桢、钱惟善、陶宗仪等一大批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画家或盘恒、或寄寓、或移居松江,他们的门生故友也追随而来,以文会友,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从而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明代松江文化发展打下了基础。明代中叶以后,松江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跻身全国三十三大城市之列。松江的文学艺术也进入群星璀璨、交相辉映的鼎盛时期。有明一代,朱孔阳、沈度、沈粲、张弼、张骏、顾正谊、孙克弘、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赵左、吴振、沈士充、蒋蔼等一大批书画家先后崛起,开创并形成了松江画派和云间书派。董其昌诗、书、画皆精,被推崇为“文人画典范”。他的书画理论影响后世艺坛三四百年之久。明代,松江文坛也人才辈出,涌现出袁凯、何元朗、陈继儒、董其昌、陈子龙、夏允彝、夏完淳、朱舜水等著名文学家、诗人、学者。明末,形成了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诗派”,陈子龙诗词被誉为“明诗殿军”,他与夏允彝等创办的“几社”, 与“复社”相呼应,后期成为两社共戴的领袖。陈、夏在抗清斗争中高风亮节,誓死不屈,共赴国难。夏完淳七岁能吟诗作文,被誉为“江左神童”,抗清被捕后所作诗篇《南冠草》,慷慨悲壮,传诵千古。朱舜水,抗清失败后流亡日本,带去了中华文化精萃,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清代,松江文化发展在名望和成就上虽不及明代显赫,但名人名作仍代代不绝,如松江人引以为骄傲的“三文敏”之一的张照,能诗、善画,工书法,康熙推崇他的书法为“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他还工于词曲、音律,曾主持编篆几部宫廷大戏,每部达240出之多,开我国连台本戏之先河。此外如书画家顾大申、顾昉、沈荃、沈宗敬、改琦、徐璋、张祥河等,都是清代松江文学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鸦片战争后至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松江文化发展历经盛衰变化。清末民初柳亚子先生创办的《南社》,松籍社员有30多人,其中有以文学、诗歌驰名于时的姚鹓雏,世称“松江二雏”。《申报》主办人史量才罗致不少松江同邑文人如张蕴和、陈景韩等任《申报》主编,一时有“无松不成报”之说。据不完全统计,从清宣统二年至解放前夕,本县先后出版的报纸18种,杂志17种。1919年“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在松江蓬勃兴起。侯绍裘烈士先后创办《周刊》、《松江评论》。1923年,他与朱季恂、沈联璧、钱江春等创办“新松江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邀请党内外著名政治活动家、文化名人、社会贤达来松江举办演讲会,成为松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启蒙者。   

    松江的饮食文化深受吴越地域文化的影响 ,松江传统酒席上的本帮菜 ,源于古扬州长江中下游的淮扬菜。松江鲈鱼是驰名中外的四大名鱼之首,西晋张翰的“莼鲈之思”正是缘松江鲈鱼而起。


松江方塔公园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