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漫谈光福核雕
李建丰( 苏州工艺美术网.2018/3/19 )
[标签] 核雕;苏州雕刻工艺

光福核雕是选用来自广东一带的一种叫乌榄的橄榄果核雕刻而成的艺术品。其质地坚硬而细腻,工艺精巧,造型各异,题材广泛,立体感强;反映了苏州雕刻工艺精、细、雅的神奇魅力。

光福核雕历史悠久,光福核雕是苏州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是近代微雕的杰出代表。同样的微雕,苏州光福的微雕光福核雕有别于其它比如米上刻字,象牙线雕等微刻工艺;一般人们通常把光福核雕的微雕和米上刻字,象牙线雕等微刻混为一谈,统称为微雕,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的微刻比如米上刻字,象牙线雕等是在物体的表面以阴刻的方式刻画出文字和图形的刻画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只要材料适合,它可以刻画到我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地步。而光福核雕则是在橄榄果核上用各种雕刻手法(如:圆雕、镂雕、浮雕等等),各个角度,内外随意雕刻的三维立体雕刻艺术。由于雕刻的效果是三维立体的,所以它在雕刻时就存在支撑点的问题,细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能再细下去了,否则他就会断掉,而微刻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微雕它整体不可能象微刻一样细到我们肉眼无法可见的物体,但局部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所以光福核雕里包含着微刻内容,微刻也是微雕的分支体,光福核雕在我国微雕技艺上有着特有的代表意义。

至于微雕的起源很早,古就有之,春秋时期就很盛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棘刺雕猴”的典故就是来源于那时。

详细描述核雕艺人之核雕作品最早见著的文字则是明代魏学洢作《核舟记》一文。明人魏学洢作《核舟记》,描述了明代天启年间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其文于建国初期录入中学语文课本,想必朋友们多半还能记起此文,在此也不再重复讲述;清代也有邱山核雕技艺精湛,作品传世亦少。晚清核雕艺人杨芝山的核桃雕“西园雅集图记”为其力作,林木扶疏处,怪石参差间,竟雕刻三组人物共19人,其精微之妙令人拍案惊奇。《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清《核工记》 宋起凤著,其文日: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壮——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侯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还有很多相关史载核雕的文字只要你认真的去品味了解,一定会让你对核雕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再说近代,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访,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中就有核雕作品。1957年原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访华,外交部仍以核雕相赠。目前核雕刻在北京,西安,杭州,沈阳等大都市已经成了一种高雅而珍贵的礼物在文艺圈内盛行。而当今在核雕圈内让人最受追捧的就非光福核雕莫属了。光福核雕为什么能让人如此的痴迷呢?这就要说说光福核雕的起始和发展了。

光福核雕是苏州核雕业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份;苏州核雕刻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苏州市吴中区的光福镇,以光福的舟山村为最集中,其次是光福镇周边村落;还有邻近乡镇如:东渚,胥口,藏书等地。光福核雕从业人员很多,据本人不完全统计虽没有光福玉雕那样普及,至目前也有五千人以上,而且还在成倍增多,仅原属光福辖下的舟山村一个自然村的核雕刻从业人员据粗略统计就有二千人以上;舟山村还新建了核雕城,成立了核雕行业协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光福镇周边村落核雕从业人员比较分散,目前除了一部份(百人左右)较早进入核雕行业的艺人入驻舟山核雕城外,其他大多数人和早期的苏绣,缂丝从业者一样多在自已家中单干;目前这类人大约有数百人之多.光福镇还有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核雕小作坊,通常是从事多年的核雕师傅带了几个或数十个徒弟在家从事核雕。光福核雕目前正处于一个空前快速成长期;从业者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光福核雕已经成了游人游玩光福所必看的一个项目。

光福核雕的发展起始于七十年代初期;当时核雕刻只是光福红木雕刻厂中的一个小组;发源于光福镇的下辖单位:舟山自然村的舟山工艺品厂;舟山工艺品厂是1970年由舟山自然村钟年福发起并成立任第一任厂长。发起人还有殷小男、殷小妹、须吟笙等人。光福红木雕刻厂的前身是光福木器社,成立于60年代中期,在1970年由原光福木器社部份人员及乡建筑站部份人员组建光福红木雕刻厂;厂址设立于光福镇茶场旁,现厂房旧址已经变成了光福中心小学。于71年成立橄榄核雕刻小组,由须吟笙等人负责,后光福红木雕刻厂于八十年代未解体。

现在光福的核雕刻艺人中有一部份就是那时雕刻厂解体后回家自谋生计继续从事核雕刻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陈素英,许忠英等;另一部份是当时工厂解体后弃刀改行,近几年随着核雕刻市场的兴盛又操刀雕核的如:沈元根,府菊林等;还有一部份是属于近几年由于核雕刻行业兴盛后由其它雕刻行业发展过来的如:陆小琴,李建丰等,本人在做核雕之前从事玉雕,也属于这类;最后还有一个组成部份就是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也是最近几年新加入核雕业的新手,其中也不乏好手如:邓建学,沈锦等。

光福核雕的技巧主要以浮雕、圆雕为主,外形基本保持果核的原形。核雕形式有三个系列:珠串式、坠件式和摆件式。所反映的题材一般有四个系列:吉祥如意系列、神仙人物系列、民间民俗故事系列和山水园林系列。近年新入行的一批年轻的雕刻艺人的加入使光福核雕在题材和构思上有一个新的飞跃,很多新人他们多有着一定的学历,在核雕的构思上有别于父辈们的传统观念创作出了一大批新奇精美的核雕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技艺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光福核雕是一种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和其他工艺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材料不贵,贵在人工,讲求的是精细和艺术表现。光福核雕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随着把玩及时间的推移,核雕色泽会越玩越红,会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效果。由于核雕能吸收各类油脂,佩戴和把玩核雕能让人体所分泌汗液和脂肪类物质被核雕所吸收,经常盘摸把玩可以使核子表面颜色均衡地呈现红色,俗称“包浆”。此后,越玩越会有光泽,通体逐渐呈现半透明状,给人一种玲珑剔透的感觉。核雕古时是帝皇,贵族的专利玩物,和玉一样平民百姓是不能拥有的,所以民间很少存世。通常被作为护身符,这是因为果核含有的一种独特的油脂,恰恰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重要的元素,由于核的结构相对疏松,加之核的油脂较为活跃、扩散速度快,所以易使人体吸收,因此长期佩戴核雕能使身体延缓衰竭和保持容光焕发。同样和一般金属手链相比,特别是夏季,金属手链戴久了与皮肤接触之处会成粉白色,皮肤不好的人还会溃烂,而光福的核雕手链则不同,光福的核雕手链多不经过化学处理,与皮肤亲密接触后接触之处的皮肤会透出一种油光,让皮肤变得细腻。而和皮肤接触的核雕刻在与皮肤的摩挲下也能够越发光亮、透彻,这也就是人养核,核养人的原理了;古人还有核雕护身,平安一生的说法。人生多有不测风云,从古至今都有核雕能驱魔辟邪、护身挡灾,使佩戴的人如意吉祥、平安顺利的说法。核雕刻在古时帝王将相及文人雅士的心目中早已经成为具有灵性的神物了,直至今天,北京等大都市有很多文人雅士都以拥有一颗精美的核雕为荣;核雕能有这样的好处这是因为天然的核属于木,它可以吸收人身体的体液,其中核本身自带的油质也是上佳的护肤元素,也可以滋养人的一生,比玉有过之无不及之处。自古以来,人们对精美的核雕刻,上至帝王将相,下及民间百姓,都非常珍视,认为核雕刻是阴阳二气的精纯,对人体健康有着神奇的作用。核雕的好处还远不止于这些,也真是因为核雕的这些特点才会风行,并成为当代文人雅士的宠爱,甚至被视作“时尚”,目前北京,西安等大都市几乎达到“是文人雅士必手持核雕”的地步。在当今社会高度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业余生活的追求也丰富多彩,这让光福核雕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光福核雕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核雕在光福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其发展前景很是让人兴奋。相信有一天光福核雕会和苏绣一样走出国门,让世人接受。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