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黄华诗,金英馔
六月牛( 草木悠家.2017/11/11 )
[标签] 苏式生活;园艺;菊花;时令;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成立,宝钗帮湘云拟题“以菊为实,以人为虚”。翌日,黛玉、宝玉等分别作了十二首菊花诗题,串了菊花的一年春秋。

已是百蕾齐春日,除却黄华开去年。“忆菊”寄忧,观之不得,唯有忆;

思苦应为篱边绿,谁家还留秋日花“访菊”解怜,忆之不得,外出访;

携锄秋圃自移来,青篱绿阶重故栽。“种菊”用心,访之不得,自栽种;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对菊”宣情,种之已得,念诗对;

几案错落几点幽,读书人对一枝秋。“供菊”庆幸,对之感得,细玩供;

沉音蕴秀临霜写,素文噙怜对月诉。“咏菊”颂美,供之又得,对月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画菊”描影,咏之再得,留青画;

孤标傲世偕何隐,寂寞相思为谁开? “问菊”求知,画之索得,费学问;

秀髻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簪菊”美发,问之采得,笑痴簪;

秋光叠叠复重重,寒芳暗暗又碎碎。“菊影”醉魂,簪之摇得,弄清影;

秋酣一觉依依断,惊醒故烟幽幽情。“菊梦”伤意,影之幻得,诉旧梦;

露凝霜重渐倾欹,枝败叶乱方离披。“残菊”悲秋,梦之失得,散枯残。

 

 

 

 

菊花

 

这是大观园的小儿女们,闲作秋色空泛愁,不览世事度清苦。极目深秋早冬,百花凋零,唯菊独好,“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这种原产自中国的花卉,千百年来引多少文人雅客词穷句短、笔墨散尽,钟会的《菊花赋》到了欣赏的极致境界:“延蔓蓊郁,缘阪被岗,缥干绿叶,青柯红芒,芳实离离,晖藻煌煌,微风扇动,照曜垂光。”

 

 

 

 

 

菊花

 

葛洪《抱朴子内篇》记:南阳郦县山谷有一条小溪,谷中长满菊花,花落水中,溪水渐渐变得异常甘甜,人称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 葛洪何许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自号抱朴

子。晋人嵇含的《菊花铭》佐证:“煌煌丹菊,翠叶紫茎,诜诜仙神,徒餐落英。”后来,菊花就成了道人药饵之一,“道人 四季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

 

 

 

 

 

菊花

 

仙道毕竟不为常人普及,但提示了人们,菊花是可以吃的。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就高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之茶、菊之酒、菊之饮、菊之菜,早已在陶五柳的酒樽、苏东坡的餐盘、陆放翁的茶壶。宋代《全芳备祖》谓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可一日无此花也”。

 

 

 

 

菊花

 

宋代美食家林洪功撰写的《山家清供》,“金饭”卷载:“采紫茎黄色正菊英,以甘草汤和盐少许焯过,候粟饭少熟,投之同煮。”让菊花的入馔普传民间。然不是所有的菊花都可以食用,所谓“真菊延龄,野菊泄人”,菊花性苦寒常会伤及脾胃,就是栽培菊,也不都是食用菊。可食的菊花多为白色、黄色,如‘白莲羹’、‘黄天赞’、‘梨香菊’等品种;极少量其他颜色的如粉色的‘延命乐’、紫色的‘北农紫菊’、橙色的‘宝华唐衣锦’、 红色的‘紫凤牡丹’,就是宝贵的食材了。菊的花作汤、涮火锅是最常见食法,而南京地区独特的菊花脑(Dendranthema indicum),食用的则是叶片,虽为栽培物,其实和野菊花同为一种。

 

 

 

食用菊花品种(从上到下:延命乐、黄天赞、紫凤牡丹。图片引自网络或见原水印)

 

    有幸尝过一餐菊花研究专家们创制的全菊宴,熏鸭、凉拌黄瓜等菜,菊花乃是点缀之物;凉拌菊花(主人称为菊花色拉)、菊花饺子、菊花面条、菊花饼则是实实在在的菊入根本、惊艳食客。诚然,菊花是无味的,靠调料撑,但那无法模拟的清香,带来的就是视觉冲击和味觉升格。

 

 

菊花作菜肴配花

 

 

菊花拌入馅的饼及饺子

 

凉拌菊花(以‘延命乐’及‘黄天赞’制作)和菊花涨蛋

 

将菊花瓣打成粉掺入面粉制作的面条

 

 

       陶渊明爱菊成癖:“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他把带着露水的菊花采摘下来泡酒喝,借此“忘忧”“遗世”。菊花自古被称为“花之隐逸者也”,渗透着“隐士”的文化精神,象极了古代的文人,一方面有着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常常在理想破灭时寄情山水花木,以隐居世外来寻求精神的解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菊、赏菊、食菊,终归是怡情适闲之事啊。

 

 

 

悠家,修行草木之魂


悠家时光/瓜羹菜脯/悠家修心/悠家后院 

联系我们:Hongxiutianxiangnj; hang-liuyueniu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