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尹山有寺
王为国( 姑苏晚报.2017/8/21 )
[标签] 尹山

    以前读《史记》,看到其中的《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提及澹台灭明时有这样的描述,“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失之子羽”这个典故是大家都知道,只是凡是有注解的书中都把澹台灭明“南游至江”的“江”解释为“长江”,这让笔者纳闷:“如果子羽只是到了长江边,那么他就应该是在江北的某处讲学,苏州的吴淞江边怎么会有个‘澹台湖’呢?”笔者查阅了一些苏州方志,发现它们几乎众口一词,说是“澹台子羽宅所陷”,所以叫“澹台湖”,比如:“澹台湖在县南,西界太湖,《吴地记》云‘澹台子羽宅所陷’。”比如“澹台湖在太湖东,《史记·弟子传》:‘澹台子羽南游至江。索隐注:吴国东南澹台湖即其故址。《吴地记》以为子羽宅所陷。’”比如“澹台湖在太湖之东,《史记》澹台灭明南游至江。注为吴国东南澹台湖,其故居址所陷也。”很明显,澹台灭明的故居应该是在吴淞江边的,而不是在长江边的。只不过那时澹台湖还没出现,后来出现了,澹台灭明的故居就陷入湖中了。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笔者小时候曾经听老人说过尹山上以前曾经有个澹台子祠,后来又有个澹台书院,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据《郭巷镇志》的记载,“……旧有澹台灭明书院,尹和靖慕其胜,曾侨寓焉。”这就更证明了澹台灭明与这里的渊源。
  澹台灭明是孔子贤徒,自然是儒家代表。但尹山当年的兴旺不是因为儒,不是因为澹台书院,而是因为崇福寺。
  江南水乡古镇的形成大致缘于“军镇、草市和寺庙”等这几种形式。像松陵、青龙等镇就是由军镇演变而来;像周庄、盛泽等镇就是由草市发展而来的;而像南翔(曾经属于嘉定县)、甪直和尹山等镇就是由最初的寺庙形成集市,再由集市发展成镇市,再由镇市而变为城镇而来。
  只是尹山的这种“因寺成市,由市成镇”的模式与南翔、甪直等的有明显的不同,这不同,不只是因为尹山寺寺庙独特——和儒家的书院在一起,而且还因为发生在寺庙里的故事独特,地理位置也很独特——处于吴淞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尹山“因寺成市”

  尹山位于吴淞江边,形状像一个斗笠。集市最初的兴起是缘于尹山上的一座寺庙——崇福寺。南朝梁武帝晚年好佛,那时江南修建了很多寺庙,对此,唐朝诗人杜牧还写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诗句,可见当时佛
  事之兴。据《郭巷镇志》记载,“梁天监二 年(503年)僧左律建。”很明显是建于南朝梁时。在寺庙出现以后,经济渐趋繁荣。到了北宋元丰年间,尹山就成为当时长洲县下辖的一个乡都了。
  而到了明朝初期,尹山市已经是“民居繁庶”了。这是明初著名的学者宋濂在其写的《长洲练氏义塾记》里的话,说明当时的尹山市已经拥有很多定居的非农业居民,是一个繁荣的大集市了。宋濂在文中点出了主要原因:“习俗嗜利,久不知教”。就是说尹山这地方的人骨子里都是“唯利是图”的商人,而且对做生意到了痴迷的程度。正是尹山人的这种喜欢经商、做贸易的特性,使得尹山市得到快速发展。在正德年间的《姑苏志》的卷二十六“仓场之驿递”中赫然有“尹山急递所(在府南二十五里,长洲县三十一都)”的记载,可见,在明朝正德年间,尹山还是政府设置的一个邮局加快递处理站,这是用现代的语言来加以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其繁荣、忙碌。
  同样是在明朝,有个叫俞琬纶的,写了篇《重修袁公祠记》,开头有这样的话,“汝南袁公旧有专祠在尹山镇,虽不甚崇侈,而爽垲靓洁,……”可见,明朝后期,人们已经把尹山市当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镇了,可见其发展势头之猛。
  而到了晚清光绪年间,尹山镇就更显繁华,“茶坊酒肆林立”、“烟馆赌场遍布”,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寄生于这些场所的“游手好闲”之徒,他们整天欺行霸市、欺男霸女,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以至于当时的江南苏州府元和县政府在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专门出了一个“惩除积弊示禁”公告,还把公告刻在一块石碑上向大家公示,公告中说“照得茶坊酒肆均为耗财废业之端,烟馆赌场尤有荡产倾家之害,抢孀逼娼、窝匪私宰更为法所必惩,至若纵畜践食、盗伐树木、迎神赛会、结党抗租种种地方恶习,节经本县分别示禁惩办在案。兹据蓝翎蓝提举衔候选州同袁清杰以尹山一乡阳奉阴违,粘呈禁约各条禀请示禁,前来除批示外合行抄粘给示谕禁为示,仰该处董保居民人等一体知悉。自示以后,务各查照后开各条,互相禁约,痛改前非以除积弊而端风俗,倘敢故违而有前项情事,一经访闻或被指控,定即立捉究办。董保经造尤须随时查察劝导,如敢徇隐,一并严惩,均不稍予宽贷。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崇福寺洪武轶事

  尹山何以因一个寺庙而发展成一个县级大市,又进而形成一个繁荣的城镇?这与崇福寺不无关系。崇福寺在兴旺时曾经达到怎样一个规模?《郭巷镇志》上说是“占地50余亩,外围有周河。寺前两放生池亩余,四置石栏杆,上跨两座武康石拱型小桥。”
  崇福寺是和澹台书院建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谓的“释”、“儒”同存,这是该寺的独特之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发生在该寺庙的一则轶事。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名鼎鼎的和尚,那就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永隆和尚。崇福寺曾经在元丙申年(1356年)被毁,“明洪武间有圣僧永隆运巨木重建,有来木池存焉”。据《郭巷镇志》记载,永隆“18岁后入尹山崇福寺祝发为僧,耿耿佛法,曾刺指立愿、化募创建崇福寺大殿。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廷对僧人考核,永隆率众徒赴京试经并请给与度牒。不料各地到京三千沙弥,许多人并不谙熟经文,只是想冒请度牒。朱元璋知后大怒,下令将这些人处罚。”永隆和尚听到这个消息后,在那年二月二十四日,“至奉天门,上奏朱元璋,愿以焚身来请求免除对其他僧人的惩罚。”得到朱元璋的许可后,永隆和尚在二十五日来到雨花台,拿笔书写偈陀,“三十三年一幻身,洞然性火见全真。大明佛法兴隆日,永祝皇图亿万春”。接着,取香一瓣,写上“风调雨顺”四字,然后吩咐内臣奏明皇上,“遇旱灾以其香祈雨,必灵验。”然后点火自焚。“二十七日,朱元璋宽宥了那些沙弥,并给与度牒。当时正值大旱,朱元璋召来僧录司官,迎送永隆所遗之香到天禧寺率众祷雨,以三日为限,可当天夜里就天降大雨。朱元璋大喜,于是御制《落魄僧》诗来表彰永隆。”八月,弟子时习把永隆的灵骨带回尹山,葬于崇福寺内,同时建石塔一座。永乐二年(1404年),助朱棣成功篡位的苏州和尚姚广孝(道衍和尚)为永隆和尚写了篇塔铭。
  由此,尹山这个在明以前就很兴旺的因寺而成的集市,到了明以后香火更盛,自然在那里做生意的人更多了,其庙会集市就更兴旺,从而能迅速成长为一个著名的县级大市。据《正德姑苏志》中的记载,在正德年间,长洲县已有“五市”、“四镇”,其中的“五市”为“大市、黄埭市、相城市、王墓市和尹山市”,“四镇”是“甫里、陈墓、许市(就是浒墅关。笔者注。)和陆墓”。笔者在《长洲县志》中还看到了有关崇福寺的这样一段话,“崇福寺,梁建,即尹山寺,领庵四:曰集善(元建,三十一都)、曰福源(元建,二十九都)、曰庆福(元建,二十九都)、曰明远(元建,三十一都)。”可见,明以后,崇福寺曾经下辖四座寺庙。

  棉布贸易交通节点

  尹山崇福寺地理位置也很独特,既位于航运大江吴淞江边,又位于京杭大运河边,周围还有澹台湖(通太湖)、黄天荡、独墅湖、尹山湖、赭墩湖、镬底潭(通澄湖)等湖泊,还正好位于苏州几个县的交界处,其交通枢纽的位置非常显著,这就更促进了尹山集市商贸的不断兴旺。清人张大纯曾写过一首《重过尹山寺》的诗,有这样两句:“桥高帆竞过,山小寺难藏”。
  著名学者樊树志在其著作《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中谈及吴淞江流域的靠海、靠江的植棉区的百姓在明清时期广种棉花,并积极从事棉纺织业,促进了当时的松江府和苏州府的昆山、太仓、常熟的靠海靠江区域的棉业发展,并从而涌现出了许多棉业市镇。周边的、外省市的,甚至是外国的客商也都慕名来此收购棉花、棉布,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条著名的贩运棉布的水路,其中有一条是从松江府通过嘉善县三白荡到苏州的水路,就是要经过尹山的,可见在明清时期,尹山还是苏松两府棉花、棉布外运的主要水上通道,这也导致了其集市的更加兴旺。
  而在嘉靖年间倭患猖獗时,尹山市甚至一度升格为军镇,据《隆庆长洲县志》的记载:“陈墓巡检司在本镇上(原来在镬底潭),离陈湖东十里,管葑门外甪直、周庄、尹山诸镇。”而到了清朝后期,尹山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建制镇了。从樊树志罗列的清代苏州较明代新增的市镇名单中,尹山镇赫然在列,可见到清后期,尹山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建制镇了。
  通过对吴淞江流域“因寺成镇”的尹山镇个案分析,笔者发现它跟其他的“因寺成镇”的市镇比如甪直、南翔等有明显不同,不只在于寺庙的独特,其附着在寺庙上的遭际也独特,而其地理位置就更独特——正好位于吴淞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这对于古代主要是靠水运来进行贸易的特点来说,也就决定了尹山能迅速发展,并由寺兴市,进而因市成镇。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