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苏州民俗
(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1/1 )
[提要]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吴中民俗一如吴中悠久的历史展开着长长的画卷,绚丽多彩。有些民俗即使已从现实生活中淡出,却依然令人回味。 一方水土果然滋育着一方风土人情。《清嘉录》序中就有:"……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时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风土人情,不可得而强也。吴趋风气日变益新,如五音之繁会,五色之陆离"的描述。农桑稻作生产既然是吴地民众赖以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春夏秋冬的四时节令气候自然就分外关注。立春是一年农事开始的信号,于是相继跟进了迎春、打春、示牛,祈祷芒神、社稷神等民俗活动,以劝农耕,不违农事,祈盼"五谷丰登"。前清时,迎春习俗盛行,连苏州知府也要亲率三县(长洲、元和、吴县)知县去行迎春之礼;迎春队伍从道前街府衙门出发,经护龙街(今人民路)、东北街,……今"迎春坊"约可为之见证。秋天还有演社戏,祭拜上谷之神的习俗。人们搭台于旷野,聚钱演戏,众人围观,感谢神灵的佑福,表达丰收的喜悦。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十二日,养蚕人家都要祭扫灶神,并举行"洒布种"仪式--这其实是简易的消毒、保护蚕种的办法。林林总总,几乎四季不断。 苏州节令民俗及其文化内涵也特别丰富。一般都会有相关的历史渊源和民间传说,并附有相应的传统节日娱乐活动和节令风味小吃。如,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十二"虎丘花朝"、三月"谷雨三朝看牡丹"、上元(清明)"山塘看会"、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端午"龙舟竞渡"、六月甘四"赏荷观莲"、七月十五"虎丘中元庙会"、八月"山塘灯船"、"石湖串月"、"虎丘听歌",九月"阳山观日出",直至十月朝"看元祀会"等等。苏州人素有种花、爱花的习俗,花神庙仅虎丘一地就有两座。每至二月十二日花神生日这天,苏州人尤其是花农会早早赶到庙里去庆贺,供上三牲干果,焚香点地入夜,众人手提花灯,抬了花神,在虎丘、山塘一带游行,往往要"闹"到天亮尽兴而归。 民俗往往是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带有极强的个性,正因如此,民俗文化也就以其最具个性化、最具平民性的特色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苏州多水,苏州人爱作水上游,苏州的船菜、船点也就在船上发展起来了。相传吴王夫差曾与爱妃西施江湖宴游,开了船菜、船点之风。到唐代,山塘河开挖后,溯七里山塘而游虎丘,成为千年不衰的习俗;到石湖看月,胥江放棹,游船大多"艄舱有灶、酒茗肴馔,任客所指"。
[标签] 民俗;民生;苏式生活;世俗;市井;民居
贺年
春节,旧称元旦,亦曰过年。其时家家悬神轴、陈香案以祈新年安乐;又点香烛、具茶果粉圆于祖先神位之前,称“拜喜神”。正月初一日天明男子先起,开门放爆竹鞭炮,日“开门爆仗”。早餐吃小圆子和汤团,取团团圆圆之意。之后小辈向长辈、年幼者向年长者一一贺年道喜,称作“拜年”。其中尊长接受儿童拜年,必赐以果饵,益以银钱,谓之“压岁钱”。然后出门向师长、邻族亲戚家一一拜贺,互道吉利,一时“鲜花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闹市”,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解放以后,旧时过年的习俗,除迷信活动外,大都相沿未改。
 
元宵节和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吴中旧有“闹元宵”习俗。人们敲击锣鼓铙钹为戏,不同节奏有不同的箔称,如“跑马两夹雪”、“下西风”等;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边击边行,儿童嘻笑环绕,满街鼎沸,谓之“走马锣鼓”。元宵前后又称灯节,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期间自制和出售的各种彩灯精奇百出,光怪陆离,人物类、瓜果类、百族类以及琉璃灯、走马灯等各色灯彩,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夜晚城内城外游人如潮,“灯彩遍张,不见天日,”再加上盘旋跳跃的龙灯舞,热闹异常。乡间还有醵资造灯塔者,夜间上火,其光数里之外可见。还有赛灯之举,各以彩灯争妍斗奇,观者踊跃,其乐无穷。
 
邓尉探梅
农历二月,光福邓尉山一带,梅花吐艳,犹如皑皑白雪,花香扑鼻,“红英绿萼,相间万重”,故被称作“香雪海”。届时游人舣舟虎山桥畔,遨游林下,留连忘返。清代李福作《元墓探梅歌》,曾用。雪花如掌重云障,一丝春向寒中酿,春信微茫何处寻?昨宵吹到梅梢上”的诗句来描绘邓尉的梅花。邓尉探梅之习相沿数百年而未衰。近年万象更新,人民生活安定,每至梅花盛开时节,苏沪一带游客踵至云集,光福沿途,道为之塞。
 
百花生日
俗以夏历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不知典出何处.是日清晨,吴中未嫁闺女剪五色彩缯封贴于各种花木茎杆上,或制红纸小尖角旗插于花盆中,微风轻拂,彩纸飘扬,谓之“赏红”。是日虎丘花农争集于花神庙,贡牲献乐,庆贺花神仙诞,祈祷春来花盛,称作“花朝”。谚日:“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或云:。有利无利,但看三个十二(即二月十二、三月十二、四月十二)”,是谓百花生日那天的气候征兆,对花农的收成至关紧要。蔡云《吴歈》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清明扫墓
吴俗以清明,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下元(农历十月初一)三节为鬼节。逢三节必有赛神之举。迨入民国,赛会之举渐废,而清明祭坟之俗却相沿至今。旧时祭坟通常于清明节或之前几日,携香烛、纸锭及菜肴、清酒,致祭于祖先坟前,谓之“上坟”,或称“扫墓”。祭毕焚化纸锭。上坟时又必为坟茔添土一块,多垒于坟顶,俗呼“添土”。旧时清明上坟之俗,虽属迷信活动,但也包含着游春踏青、悼念已故亲属的合理成分,因此至今相沿不衰。现各机关,学校,团体每年清明通常都要组织到西郊黄山烈士陵园扫墓,以寄托对先烈的哀思和表示敬仰。
 
观音山游春
清明前后,春满江南,百花竞放。游人纷纷行出郊外,访春探胜,俗称“游春玩景”,又称“踏青”。旧时游春最热闹的去处莫甚于农历三月十一日的观音山。观音山在天平山侧近,两山相连,届时“士女杂遝,罗绮如云;兜舆骏马,络绎于途”。游客们自晨至夕,或翻山寻胜,汗流浃背;或于天平山白云泉边清茶一杯,悠闲自得。另外灵岩山、虎丘等地也都非常热闹,虎丘山塘一带“彩舟画楫,衔尾以游”。每年游春时节,各类小商贩也都争往前趋,各处胜迹周围芦棚相连,设酒饭茶桌以招徕游人,无不利市数倍。
 
立夏节
立夏日,家家备有各种应时食品和瓜果,如樱桃和青梅,一红一绿,相映成趣,再配以櫑麦,名日“立夏三新”。是日亲友聚宴,以海狮头、面筋、咸鸭蛋及芥菜、笋、蚕豆等时鲜菜为佐酒之肴。又据说立夏吃李子能保护和美化皮肤,故闺中女子都喜欢在那天作“李会”,即取新鲜李子汁和酒而饮,称作“驻色酒”。立夏日还有秤人体重之俗,记下立夏时的体重,到立秋日复秤一次,以验经过一个夏天后体重的增减。蔡云《吴歈》云:“风开绣阁飏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拜,评量燕瘦与环肥”。
 
轧神仙
轧神仙一词为苏州方言,意思为人多拥挤,轧在苏州方言为人多拥挤的意思,相当于挤,俗称“轧神仙”。
传说夏历四月十四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仙诞,俗称“神仙生日”。神仙庙在苏城皋桥之东,即原福济观,旧时每逢四月十四前往进香者踵接不绝,其中以妓家、医家、药业中最为狂热。是日游人成群结队,络绎于途,据说吕纯阳生日那天要化身乞丐、小贩,混在人群之中济世度人,因而逢此盛日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轧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吕洞宾混迹于熙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难愈者,往往有缘得到治疗,故人群特别拥挤,俗称“轧神仙”。许多小商小贩也都纷纷前往,行贩于阊门内虹桥至皋桥一带,其中以售泥人玩具、花草盆景者为最多。今进香神仙庙的迷信活动已绝迹,但轧神仙之俗却相沿未易。随着市场商品经济的活跃,各类小商品都麕集于皋桥一带出售。“轧神仙”之俗已由昔日的庙会转化成今日的“小商品展销会”了。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呼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日,人们在瓶中供插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头上戴艾叶榴花,称为“端午景”。家家门前悬艾蒲及蒜头,喝雄黄酒,据说可以“避邪解毒”,避虫蛇之害。还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吴人在鼓乐声中“着彩衣,立龙首”,划龙舟作竞渡之戏。关于端午节的来历,通常说是为了悼念屈原。又据《后汉书》云,江南人民在端午节举行种种活动,是为了纪念涛神伍子胥。端午节令在夏收夏播农忙开始的前后,其时举行各种游戏活动,亦旧时农家忙中偷闲之一乐也。
 
关帝生日
旧俗以农历五月十三为关帝生日。然据史载关羽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俗为五月十三,不知何据,或云是日实羽子关平生日。旧时逢关帝生日,官府必于苏城周太保桥侧之关帝庙设坛致祭。明清时代苏州为五方杂处之地,人烟稠密,商业贸易极其繁荣,各地商贾在苏城内各建祠宇以作会馆,其中徽商所建大都为关帝祠。至十三日,各会馆均备牲致祭,演剧聚会,届时华灯千百,爆竹锣鼓,声震街巷,煞是热闹。商业会馆祭祀关帝,实乃商业界联络感情,疏通贸易渠道之举,与关帝生日本无多大关系.
 
曝书翻经
旧历六月初六,吴中有晒书习俗。是日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可免蠹蚀。前人有《晒书》诗日:“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读喜年非耋,题惊岁又迁。呼儿勤检点,家世只青毡。"庙宇寺观亦出贝叶经,集村妇为翻经会,使跪于烈日中翻经曝晒,谓“翻经十次,可转男身”,乘机敛骗钱财。清时巡抚陈榕门曾条约禁止。又有谚云:“六月六,狗瀖浴”。据说六月初六,牵猫狗到河中沐浴,可以避虱蛀。民间相沿成俗。前人《浴猫犬》词云:“六月六,家家猫犬水中浴。不知此语从何来,展转流传竟成俗”。
 
荷花生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俗称“荷诞”,又称“观莲节”。是日吴人有行步泛舟观荷的风俗,其时葑门外的黄天荡和洞庭西山的消夏湾是赏荷纳凉胜地。。
旧日苏州荷花以城东葑门外荷花荡为最盛,方志逸乘中载道:“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此外,太湖洞庭西山消夏湾也是观荷的好去处,“夏未舒华,灿若锦绣”,“花香云影,皓月澄波”,以至游人往往留梦湾中,越宿乃归。是日又是雷尊诞。城中玄妙观、阊门外四图观,各有雷公冲像,烧香拜神之人摩肩接踵,“蜡炬山堆,香烟雾喷”,从初一日至二十四日善男信女均素餐,称“雷斋”。这天还是二郎神生日。患疡者迷信于是日以白公鸡为祀,拜祷于葑门内庙中,疡疾即可愈。
 
三节会
旧俗以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下元节(农历十月初一)合称三节,民间俗称“鬼节”。届时苏城内外有赛会之举。凡土地庙及吴、长洲、元和三县和苏州府之偶像,必舁之而出,会集于虎丘山下,设坛致祭。诸神偶像出庙时,仪式排场十分隆重奢侈,尤以周王庙中周王神为著,盖周王庙昔为珠宝商人荟集之所,故周王出庙,必供以珊瑚、玛瑙、白玉、翡翠等贵重珠宝。凡遇三节,私塾、府县学均放假以助赛会之兴。是时山塘街上行人拥挤,观者如潮;山塘河中画舫罗列,彩舟绵延。笙歌之声,不绝于耳。迨入民国,除清明节扫坟祭祖外,纯属迷信活动的三节赛会不复再行。
 
乞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日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
 
地藏香和放水灯
旧时以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王生日,苏州各家于门前地上遍插香烛而燃之,称“地藏香”,又称“九思香”,又俗呼“狗屎香”。还有以油渣等易燃物聚成一堆者,至夜燃之,火光冲天,满街通红,儿童们莫不绕巷雀跃。是夕又有放水灯之习,里巷间醵资请和尚泛舟河中诵经祭孤魂,并以五色纸扎成莲花,浮诸水面,中置琥珀等燃料,且行且燃,遥望水面火光点点,延绵数十丈,耳闻舟中诵经声,铙钹声,鼓乐声交织一片,颇具妙趣。此举又有在街头举行者,以纸扎一巨鬼并各种小鬼,请和尚诵经超度孤魂,称“盂兰盆会”。
 
中秋节
中秋,俗呼八月半。是夕月亮较之平时更觉清彻明净,故古诗云:“月到中秋分外明”。旧时苏州百姓家每于日昏月升时于庭院中设香案,供以月饼及果栗等应时佳品,香案中间置香斗,焚香其上,合家对月膜拜,称作“斋月宫”。也有以若干彩旗插于香斗中者,皓月泻银,清风徐拂,彩旗飘摇,人们精神为之一爽。是夕妇女们往往三五成群,盛妆而出,嬉游于虎丘等地,称作“虎丘踏月”或“走月亮”。届时“士女杂沓”,虎丘千人石上笙歌彻夜,十分热闹。更有别具匠心者,精心制成月宫模型陈于香案,模型中嫦娥、吴刚,桂树,白兔乃至杵臼、斧头等细物,靡不具备,精巧无比,平添三分赏月兴致。
 
石湖串月
农历八月十八,吴中旧有泛舟石湖赏月之俗,称“石湖串月”。是夕月光穿过石湖行春桥桥孔映入水中,月影如串,故名。也有说串月是月影穿过上方塔铁链环孔,倒影恰成一串。又有一说称是夕于宝带桥桥孔中观月,一孔一影,故名串月。其实八月十八最吸引游人的倒不是赏月,而是观石湖赛舟。夜间银盘悬空,乡人各驾快船穿梭于行春桥左右,称作“打拳船”。船首立一壮汉,飞舞钢又,滚绕于胸背颈臂间,左右盘旋跳跃,铿然作响。当船将入桥孔时,桨手加快速度,壮汉将手中钢叉向桥面猛然掷出,钢叉从上越过桥面,快船也从下钻出桥孔,壮汉接住钢叉继续挥舞。其时月静人沸,情趣悠长。
 
孔诞和丁祭
旧时定孔子生辰为农历八月二十八,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八月二十七,1930年又改为阳历八月二十七。每逢孔诞,苏州士人学子都要到学宫庆祝礼拜,至诚至敬。苏州府学、县学每年又要举行二次祭孔活动,一在春社前之丁日,一在秋社前之丁日,统称丁祭。主祭由知府、知县亲自担任,司乐、司香帛爵、司仪等执事概以秀才充任。凡参加祀仪者咸冠服济楚,肃静无哗,气氛异常庄重。祭祀开始时首先点燃殿前铁架上的木柴,一时火光熊熊,上彻云霄,名日“庭燎”。接着以128名文武舞生组成的“佾舞队”表演古老的佾舞。然后众人首先至供奉孔子祖先的后殿拜祀,再拜祀正殿。其隆重程度不亚于祭天仪式。
 
重阳登高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佳节。我国古代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乃二“九”相重,故名重阳,也称重九节。届时城中百姓赴郊外宴饮,“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以冀长寿。居民制五色米粉糕,名重阳糕,或以糖、面粉杂和,加枣栗星点其上,名花糕,亦称重阳糕。至时,父母必迎巳嫁女儿回家吃花糕,故重阳又有糕节、女儿节之称。重阳还有登高之习。苏城重阳登高处昔在吴山,据说吴王夫差曾在此登临,后世遂相沿成俗。每逢重阳,吴山治平寺中,。牵羊赌彩,为摊钱之戏”,热闹非凡。亦有约二、三知已,或登北寺塔以资远眺,或登虎丘山以览胜迹者,皆为循例之消遣。
 
阳山观日出
阳山在苏城之西,东距灵岩山、天平山约十一、二里,以盛产白泥而著名。旧时山顶有浴日亭。每年农历九月底夜半,吴人便登临山顶,观日月同升之奇景。黎明时分,晨曦初露,东方一线殷红,倏忽赤盘一跃而出,金光万道。其时银月亦岌岌腾起,随日升落,如跳丸状,凡数十次。日月蜿蜒荡漾,五光十色,蔚为人间奇景,观者沐日浴月,无不为之击节。蔡云《吴歈》云:“宾日阳山浴日亭,秋云幻态瞰沧溟;下方不识高寒境,谁博宵来双眼醒”。又据史载,九月底的夜晚在天平山顶莲花洞也能看到日月同升之景。
 
五风信
秋末冬初,金风敛迹,寒风初露,苏州家家开始预备御寒之具。又以农历十月初的天气来推断冬季的寒暖,若晴,则冬暖;若雨,则冬寒,谓之“五风信”。旧时棉农对此十分关注,因冬季气候的冷暖直接关系到棉花售价的贱昂,蔡云《吴歈》云:“寒衣未办费商量,月旦占晴也太慌;风信五番都过了,棉花须定价低昂”。吴俗又以农历十月五日为五风生日,届时太湖渔民均要到濒湖各神庙供香祈祷,以求十月捕鱼季节每日有风,便于扬帆捕鱼,也称作“五风信”。
 
天平山观红枫
天平山在苏州城西约三十里处,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名闻遐迩,是苏州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天平山麓有枫树三百八十株,大都是数百年前古物,高大挺拔。十月金秋时节,初霜后的枫叶呈现火焰般的红色,“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其中尤以三太师坟前的九株大枫,俗呼“九枝红”的最为奇丽。每当十月来临,苏州人往往结伴从游,欣赏红枫佳景。古人《吴中风景诗》云:“丹枫烂漫锦装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虎阜横塘景萧瑟,游人多半在天平”。可见往观天平红枫的盛况。
 
冬至节
冬至节通常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届时苏州家家都要庆贺一番,相传此俗是从张士诚割据苏州时开始的。节前一天,亲戚朋友都要相互馈赠食物,“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称“冬至盘”。冬至前一晚称冬至夜,家人欢聚一堂,共饮冬酿酒,谓之“节酒”。有的人家悬祖先遗像以祀,礼仪超过常节。相比之下,春节也显逊色,故有“冬至大如年”、“冬肥年瘦”之谚。清人诗中有“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等句,反映了节日的隆重。不过旧社会也有“有钱冬至夜,没钱冻一夜”的民谣,道出了节日中富人欢乐穷人愁的礼会现实。冬至节喝冬酿酒的习俗衍传至今,经久不衰。
冬至前夕叫冬至夜,全家团聚吃冬至夜饭。凡出嫁了的妇女必须回转夫家,倘留在娘家将不利于亲人,会穷得“十只饭箩九只空”。夜饭菜肴特别丰盛,喝冬酿酒。饭前祭祖,祭祖的菜必须回锅烧,否则吃了会丧失记忆力。家人外出者,也要给他们放副碗筷。各种菜都有吉祥名称,饭内预防两只熟荸荠,吃饭时夹出来,称“掘元宝”。
冬至当日,晨起,吃圆子和南瓜团子。这一天开始起九,叫“连冬起九”,数至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尽。民间有“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的说法,可以冬至阴晴来预卜岁末天气。
 
腊八节
夏历十二月又称腊月,故十二月初八称腊八(各史籍说法不一,此从《唐书·历志》).相传腊八日为如来成佛之日,故各寺庙僧尼均以莲实,枣栗、胡桃,松子.百合等果类和米煮粥为斋供,又以之愧送信徒及附近居民,称作。佛粥”,也称“七宝粥”,人们相信是日食此粥能消灾降福。据说此俗传自佛国印度,故清李福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流传久远,后来普通居民家也都自己煮而食之,作为应时食品以添乐趣,同时也有滋补之效。
 
送灶神
旧时迷信,以为衣食温饱由灶神所司,灶神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必将民间善恶上达于天,故二十四日夜间苏州城乡家家用纸竹糊扎成灶神的轿舆车马于门前焚之,称作“送灶”。焚烧后检出未烬之物纳入灶膛,取“元宝进门”之意。又将稻草切成寸许长,和以青豆撒向屋顶,为灶神舆马之秣粮,俗呼“马料豆”。又以麦芽糖等制成粘牙的糖食称作“糖元宝”;以糯米粉裹以豆沙馅称作“送灶团”,谓供此二物可粘住灶神之口,以免其上天揭民之短。旧时每行送灶仪式,极其郑重虔诚。如今人民皆知幸福生活来自辛勤劳动,故送灶之俗已基本不存,偶或有之,也属循例和民间岁杪的娱乐.
 
除夕
旧历十二月末日称除夕,谓旧岁至此夕而除。合家男女终岁勤劳,至除夕置办鸡鸭鱼肉,备盛宴,举家团聚共享天伦,称作“吃年夜饭”。席中必备青菜、风干茄子等果蔬一盆曰“安乐菜”,黄豆芽一盆为“如意菜”.以讨一年安乐,百事如意之吉利。又供米一盂,称“万年粮”,福橘一盆,取天赐洪福之意。除夕之夜,合家常终宵不眠,大人围坐畅谈,小孩嬉笑玩耍,谓之“守岁”。为讨新年吉利,又在檐前插冬青枝,柏树技和芝麻箕等,名日“节节高”。除夕俗例事毕,必放鞭炮而后闭门,谓“闭门炮”,初一清晨又必放“开放炮”而后启门,故除夕终夜爆竹鞭炮声不绝于耳。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