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百岁人瑞
高福民( 苏州日报.2017/4/23 )
[标签] 贝聿铭;建筑大师
  贝聿铭先生是从苏州走出去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岁月荏苒,这位名冠全球的老者转眼到了百岁寿辰之际,香港凤凰电视节目中不断闪烁老人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形象和“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得主”的广告,苏州美术馆与名人馆也举办了“贝聿铭文献展”。据我所知,老人多次谢绝过类似奖项,但他以辉煌的业绩和对家乡冰清玉洁的一往情深,赢得了人们广泛的敬仰。
  大师出生于1917年4月26日。笔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苏州文化部门供职,曾经历老人八十寿庆和九十寿庆。前者于1996年4月28日,在狮子林指柏轩。当时苏州的领导和文化界已在酝酿邀请贝大师于他的故乡设计大型文化设施。那天指柏轩厅堂上张挂着一幅大红纸剪的“寿”字,少先队员献花后,市领导陪他观看了一场小型的昆曲和京剧演出。后者是2006年4月26日,在贝先生下榻的住处,由市领导陪着,贝先生亲手切分蛋糕,这是贝先生夫妇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第四次来到苏州的第二天举行的。这是苏州人民的心意,按照苏州的习俗,过生日做九不做十,虚岁做寿。
  两次寿庆中间,85岁高龄的贝先生,在被他称之为“圣地”的地方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承受了“人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五年中,贝先生倾注了全部心血,不仅亲自担纲设计,还不辞辛劳五次亲临现场指导,对建筑和园艺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前进一步,都要研究一下中国的文化和苏州的传统”,始终贯彻“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既是二十一世纪创新理念的作品,又与相邻的园林名胜相吻合,不会被周边的建筑所淹没,也决不会与古城传统的风貌“争高低”,他向家乡人民展示了一颗最真最诚的赤子之心。正如198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他的评语:“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的作品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
  记得2007年9月21日至10月9日,贝聿铭大师在博物馆开馆前后,一共在苏州停留了十八天。在这十八天里,他几乎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左右,而且大多是我催了才走。开馆前经常穿着一身建筑工人的工作服,有一天忙到深夜一点,受凉感冒了。第二天老人和我都嗓音嘶哑,严重时甚至失声,他幽默地用乡音对我说,你我都是“劳碌命”。我没听清,怎么都是“老农民啊?”旁边贝氏事务所的项目代表林兵先生重复了一遍,我与在场的人忍不住都笑了,这笑声中充满了对贝老由衷的敬佩。令人感动的是,两天后他到了香港,还专门打电话来问我嗓子好了没有?我回答:“我年轻,您走后我休息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我提醒贝老自己多保重,注意休息。电话里传来贝老会心的笑声。
  记得贝老临走前那天下午,他还是像往常一样,要我和我的同事随他围绕博物馆路径,一遍一遍地走,将他脑子里一些需要改进的事宜一一交代,言犹未尽。贝夫人卢爱玲女士跟我说:“真像嫁他女儿那样,依依不舍。我跟了他一辈子,每次重要工程完成,他就是这样的。”傍晚,苏州市两位主要领导在博物馆紫藤园,奉上一杯家乡的碧螺春与他话别。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博物馆新馆的今后,谈了许多设想。
  记得开馆后没几天,一位德国记者到博物馆采访,发现一位满头白发的苏州老太太,一问,一百岁了。德国记者问她什么感觉,她说很好。问她好在哪里?她说,看了以后很舒服。刚回到纽约的贝老听到这个信息,兴奋地说,我要的就是这个感觉。他在电话中跟我说:“我想最最要紧的是苏州人民要接受,只有苏州人民接受才是真的接受。”
  贝聿铭先生是一位世纪老人,在他的人生旅程中,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用“笔和尺”建造了包括美国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美国华盛顿美术馆东馆、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金字塔”扩建工程、德国柏林历史博物馆、中国北京香山饭店、日本美秀博物馆、多哈博物馆、中国苏州博物馆、中国驻美大使馆等在内的一百余项经典建筑。正如有人评价:贝聿铭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他刷新观念,屡创奇迹,多变的设计就像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移步易景,始终给人以惊喜和美的享受。
  春去又春来,一别又十年。四月绵绵春雨中,笔者竟心想事成地见到了林兵先生,原来林兵先生是苏州这次贝聿铭文献展的策展人,还举办讲座,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他曾参与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和中国驻美大使馆,并翻译、编写了《贝聿铭谈贝聿铭》中文版,担任《贝聿铭全集》中文版的编审。我知道贝聿铭先生因几年前夫人卢爱玲女士去世后,身体已不如从前。听林兵说他即将赴美国纽约,我与我的同事们、朋友们,请他带去我们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祝贝聿铭大师,生活之树常绿!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