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吳论】前言
马崧良子
[标签] 虞族史段;宜侯史段;王史段;攻敔王史段;吳国史;吴论
 
前    言
 
    吴论,以探索论述吴地-太湖流域的史前文化及吴国文史为己任,时段从旧石器晚期新石器初期起到吴国灭亡止,秦汉之后的吴地文化,不在本书范围内。
 
    大量考古实证表明,从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起,中国东南遍布了人类足迹;从人类学角度,安徽和县猿人的头骨测量证明:这里的人种更接近爪哇人;苏州三山岛细石器文化有着与北方草原、乃至中亚细石器完全不同的特征;河姆渡、马家浜文化的陶釜与黄河流域的陶鬲、北方草原的陶罐,形成了中国早期文明三大各具特征的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受经大陆桥输入的彩陶文化影响,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逐步形成了黄土高原和河洛平原的内陆型-黄色文明,而长江流域则独立地发展了良渚文明的黑陶文化,马桥文明的几何纹陶文化,这种在江南水网地带成长起来另类文明,是海洋型--兰色文明;上海在发掘马桥遗址时,曾将古马桥人的DNA与现代当地人的DNA作比对,发现越偏僻处的人种蒙古人血统成分越小,而中国南方人种的成分越大;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良渚人及其后裔百越人,有着与中原不相通的独立语言,史藉中用汉字音译记载下来的歌、词,只能用南方的侗台语才能解读;百越民族史的研究,则将人们的眼光引向日本、台湾、东南亚、南洋诸岛。
 
    百越民族早己消亡,最早被中原民族侵占、同化的是吴,接着是越,后来被汉人称为山越的部族步步南逃,征服的被步步同化,不服的形成南部少数民族;流亡海外的被称为外越,形成岛屿原住民族。
 
    比照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老三-印度:印度之所以排位中国之前,是英国殖民者发现了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哈拉帕文明,找到了城址、砖块及二千五百多枚至今也未能成功解读的带字印章,创造这种农耕文明的黑肤色人种,被来自欧州高加索的游牧文明的白色人种杀戮、驱赶,退居到了南印度。若以被世界公认的殷商甲骨文,中国才三千多年,比印度矮了千年,若算上丁公陶文,良渚刻文,却又长印度几百年。印度的哈拉帕文明没有延续,称为失落的文明。
 
    与印度原住民仿佛的中国江南原住民却有幸得多,不仅能找到血统的后裔,还能辨认出曾有的语言,吴地有些地名、吴王名单和铭文中的名字,还保留着独特语言的痕迹。但是中国的史藉,包括对商周记载甚准的《史记》,对江南古文明的记载一是缺失,如吴王寿梦之前的五百年历史;二是失真,大书特书泰伯禅让;三是贬低,将江南称作荒凉的荆蛮之地。寿梦后的史事则偏于征战。好在考古发掘、出土文献渐多,几近失落的先吴文明日渐明晰,吴国的历史真相终将陆续浮出水面。
 
    本书的宗旨便是立足于考古成果和出土文献,参照相关传世史藉,基本不采信传说、家谱,试图初创一幅江南兰色文明的草图,勾勒真实吴国的框架。我深知自己的历史学素养、考古学历练远不足担此重任,却敢以牛犊精神、票友水平淌一淌深潭。谬误之论,敬请专家、学长指教。 
    我将吴史分为四段,分而治之。
    第一段为虞族史段。
    自商末泰伯起到周章前-代止,此为无文字无史考阶段。以考古出土为主,借用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用先周文化的标准器一连档鬲,对照先周文化南下支(即泰伯趋吴)的踪迹。为此收集到从内蒙朱开沟起,经陝西武功,歧山,湖北,河南丹江口,江西吴城,苏南宁镇常錫苏的近百份考古报告,得出先周文化东进支(即文武灭商)弃鬲用鼎,南下支用鬲拒不用釜鼎的结论。苏南吴人墓出土总有鬲极少出鼎,找不到鬲就不是吴城。(例如无锡梅村从无鬲足出土。)沿有鬲点连起来就是先周吴族泰伯趋(不是奔)吴的路线。另外,比较同期的先周文化与先吴文化,可以肯定:先周文明是典型的野蛮的游猎文化,先吴文明是典型的文明的农耕文化(周步入文明,一是季历与农耕民族通婚,吸收姜戌文明,二是灭商后吸收战败的商文明,但这同泰伯无关,泰伯分裂南下继续游猎走了)。泰伯並沒有将先进的中原文明带到"野蛮"的江南来,恰恰中止了良渚文明的正常进化。好比蒙人,满人遊牧民族入主农耕社会一样,使江南陷入五百年无文字记载的野蛮期。
 
    第二段为宜侯史段。
    这一史段从宜侯矢(周章)起,到皮高称王前一代止,约十代。由宜侯矢簋铭文为凭,虞氏族团获得周天子授民授土的封赏后,开始定居建城,开始进入文明阶段。中原的先进文明随着赏赐的青铜重器和俘获的殷商遗族,大批湧入江南,吴地迎来了笫-次移民潮。遗址中开始发现商族特征的精緻的刻紋白陶,改变了江南只有红陶,黑陶,灰陶的格局。开始出现有几何纹硬陶纹飾特征的青铜器和玉器。成为中国东南方百越地区的文明先驱。
    但是,宜侯偏不以周天子的封号为尊,要不然至今只称宜文化,轮不上吴文化了!这是西周封国上千,而绝无仅有之事。显示了泰伯一族不尊周礼,自命老子第一的族征。吴族墓葬,极少出鼎,-人一鬲是通例,大墓用列钟(前期用青铜,后期用青瓷明器替代),却从无中原列国七鼎八簋隨葬。末代吴王夫差到黄池会盟争霸,言语中充满我是长房我老大的气焰。称吴不称宜,也体现泰伯一族不忘游猎祖制,吴,就是打猎吆喝的猎人,虞,就是背上扛只死老虎奔跑的猎人。
    宜的地望,应在江南水网地带。宜字为象形文字,象干栏式双层木构住房。河姆渡,草鞋山都挖出过,这与中原地穴式土房明显区别。宁镇丘陵地带沒有这类建筑,只有苏锡常等太湖流域才是宜地。所以,与其说"奔吴”,不如称康王封吴确当。
 
    第三段是䱷王史段。
    从皮高称王起,经者減,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味,僚共六世八代,均自称䱷王。历时约-百多年,每代都有记铭青铜器出土,铭为䱷王,有时䱷字无反文旁,共有䱷王字器近二十件,无-件称吴。此时吴族以水为城,从鱼为食,以舟为兵。丹阳葛城,武进淹城都是四面环水,出土物都是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的典型物。其中葛城偏早,淹城偏后,应是待考实的䱷国都城所在。城的建址特征是水城,可能有河无墙,因河道行船不拐直角,所以水城常呈圆形,橄榄球形,而不像江北陆城四四方方。
    自古正史都记”寿梦始大”,开始称吴王。这个定论被者减钟铭文推翻了。这是出土古文献纠史的又一实例。史实应是:比寿梦早三世称王(此后才能称国,此前只能称侯、称族)。是称䱷王而不是吴王。
    䱷王史段中,晋文化的介入是最重要的外来影响。寿梦时,晋楚争霸激烈,晋大夫巫臣建议扶持地处长江下游的䱷国,以牵制地处长江中游的楚国,这-战略性建议被晋王当成国策。派巫臣带四轫当时最先进的陆军战车亲送䱷国,教授战法,巫臣还留下自己的儿子当䱷国行人(外交大臣)。䱷国就此走上现代化的军事强国。进入了中原史界的视野。
    最早记载䱷字的是甲骨文,商纣王的父亲文丁为占卜往江南追伐徐夷吉不吉,用鸟龟壳卜了-卦,大吉!于是刻上:”过江之䱷”,过长江到名䱷之地。
    记载䱷史最详的应是吴国,晋国史书。但吴史不存,晋史即汲冢竹简,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出土时,被盗坟人不准点竹简为火把,烧了许多。经整理的<竹书纪年>中有<国语>三篇,涉晋楚吴史事。
    鲁国的史书是<春秋>,今本<春秋>是经孔子删节的。孔子对”臣弒君,子弑父”之类作了褒贬处理。孔子自认;”知我者唯<春秋>乎!罪我者唯<春秋>乎!”而阖闾弑君,欺鲁,占郢,妻楚后,都为孔子所贬。其实,父传子,子及弟,弟再传長孙是遊牧民族的传统族规。孔子更指使他的得意弟子子贡(任鲁国行人一外交大臣)推行-套强鲁弱齐,助越灭吴的外交政策和游说活动。故鲁记吴史 (特别是当代史)不可全信。后世史籍受孔儒影响太大,孔子与阖闾夫差同代,吴常欺鲁,孔子删春秋,明显褒泰伯季札,贬阖闾夫差。后世以经为史,不能脫此窠臼。
    吴国应有自已记载的史书,要不然夫差在黄池争霸时言之凿凿,他怎么知道六百年前史事,只是没有流传罢了。已经出土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青铜器铭文上,与中原鼎簋盘多铭文不同,吴国的䱷王钟铭文记载了前段历史,䱷王剑铭文记载了后段历史。我宁可信铭文所记吴史.
 
    4. 攻敔王史段。
    这一史段为吴国末期,历阖闾,夫差两王,从出土青铜器论,共35件,只有5件自称吴王,3件自标攻吴王,有一件兼称吴王,敔王,三件自称禺邗王,而有15件自称攻敔王。而此时中原列国称其为吳国,句吴国。
    攻敔史段受楚文化影响最大。因为楚国内耗,伯否,伍子胥先后逃奔吴国,帮助吴国消灭自己的祖国。齐国的孙吴投奔吴国,他的兵法加吴人的亡命造就了所向无敌的军队。孔夫子的儒学对吴国也有影响,孔子的七+二弟子中就有吴国人言子等。阖闾的四叔季扎就受过良好的礼乐教育。
    这-史段吴国最强大,兵临中原,强势争霸,欺强灭弱,不可一世,中原列国群相记载吴国史事,合纵连横的前辈们编说的故事充斥大街小巷,广为流传,成为后世编写左传,国语,战国策的素材。
    吴国的战略物资一青铜,极少用于陪葬,吴墓从没有七鼎八簋出土过,常见的是用青瓷制作明器代替,吴国自产的青铜一律用于战备(兵器)和发展生产(江南出土铜锛,铜斧,铜镰,铜犁很多)。偶而嫁女制作陪嫁媵器,还特地注明是用虏获来的铜特铸的。
    吴国的兵器制造业,有许多发明专利,如双层结构复合制作的青铜剑,外层合金坚硬锋利,内芯柔韧富有弹性,剑面的鎏金工艺和磷化防锈工艺至今难以仿造,连唐朝人写诗还将吴戈放在咀边。
    吴国的青铜兵器文字流行-种特殊的鸟虫篆,这是-种高度艺术,难从仿迹的字体,以至秦始皇统一中国灭六国古文,以秦书大篆草隶统一全国文字,却唯独留下吴国的鸟虫篆,作始皇帝的传国玉玺专用字体,以及作为旗帜书名的特种字体保留下来。
    吴地人的好战能战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亡秦的主力部队是项羽从吴地带出来的三楚将士。刘邦的四面楚歌实际上是吴歌。
    阖闾到夫差亡国,此段史料最多,后世补记也多,留谜最多,争议也最大。我的办法是收集新出土的简帛文,新出土的楚版吴史,现有两本,一是湖南慈利楚简,记吴越史事,张春龙先生整理十多年了,尚未出版,二是上博楚简,有一篇吴命,曹锦炎先生已整理完毕,将待上博楚简集七卷中出版。这些是秦始皇焚书前的地下遗存,所记吴史有权威性。最好是有吴版吴史出土。我在阖闾城找到了九枚49字吴简,但难识读。希望锡常联手,合作发掘,出土更多刻字竹简。再与己有史料对照研究。这样的吴史才是真吴史!
    -部中日战争史,中、日两国的不同!国、共两党的不同!美、日两国的也不同!吳国史不能靠鲁国史料来写!
 
    农耕起源实证。
    1、考吴稻。本文所指‘吴’,包括吴国以及有吴之前、太湖流域吴地先民(主要是无锡地区的原住民),各考古学文化期;本文所指‘犁’,包括吴囯銅犁、良渚石犁、马家浜石耜以及更早的松土点播的石制工具耒。本文所用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本人采集、收藏。
    无锡地区的远古文明,经考古发掘公布的有:施墩、仙蠡墩、锡山(喷水泉)、彭祖墩、江阴高城墩、龙爪墩、祁头山、宜兴骆驼墩、鸿山丘承墩等,最早为距今七千年,属马家浜文化,为新石器中期。无锡文明的源头在哪?是外来还是本土的?不仅无锡没有找到,整个苏南都没有找到。寻找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这一课题,本身就是考古学界的热门课题。我2007年5月在无锡姚湾贝丘遗址发现旧石器后,(见《江南论坛》2007年第7期文《江南发现旧石器遗址》),又在太湖边的姚湾地区陆续采集到了一系列农具——石耒、石耜、石锄、玉镰、石刀、石杵,石臼、石斧、石锛、石凿等,这些石器,基本上都是打制石器。按一般划分,旧石器为打制石器,新石器为磨制石器。如此成套的打制石器农具,反映江南稻作农业的萌芽、起源以及发展,这些是旧石器转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物,这是比泰伯奔吴早三千年到七千年的江南原住民稻作农耕文明。
  姚湾系列农具展示了从采集野生谷物,到驯化后点播、耜耕、犁耕、中耕的漫长历史发展进程,前后达七千多年,这说明姚湾遗址从旧石器晚期起,直到新石器晚期,一直是无锡先民聚居的文化中心。
    1、石耒。
    下图的两件石器均用黑色燧石打制而成,无磨制痕迹,前端都有使用痕迹。这种型制的石器,过去一般归入石凿类,我认为应定名为石耒。用于点播凿洞放种子,应是农业起源初始阶段的最早石制农具。
    耒,过去专家只提起过木耒。我国的农业考古权威陈文华先生,在其汇编的<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载<<农业考古>>2008年第-期)中,在耒耜类农业工具一栏里,只有木耒、骨耜、石耜,没有过石耒。
    徐中舒先生早年发表<<耒耜考>>,是从甲骨文字和鐘鼎铭文的字型形状考释上,论证耒的产生及进化,他认为耒是木杆制作的。四十年代我围陆续出土了木耒,有单齿、双齿,“耒是一种带尖刀的掘土工具,我们在陕西的临潼姜寨遗址和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都曾发现过仰韶文化的木耒遗迹”,“原始单尖木耒可能也用来挖穴点播”,《易经·系辞下》载:“斫木为耜,柔木为耒”,都讲的是木耒,在使用中易于磨损、折断,而且刃部不易入土。先前出土的同类石制品,考古家前辈朱凤翰隶定为石凿,我的标本与此十分相近。也可能中原的黄土松软,只需木耒;江南土粘非石耒不可。其功能是在土壤中插孔,用于播种的专用工具。
    下图这两件实物证明江南原住民使用过石耒,長的直接手持使用,所以石耒从侧面看有个孤线,这弧度正是以人手的小臂长度为半径,所形成的弧度。这种臂长弧度在手持弧背石锛,石锄上都能看到。而短的一把无明显弧度,却有段,证明这是系在木杆上,用双臂垂直上下凿洞的。点播农业应在野生稻驯化之初,还没有开始翻土作业,是由采集经济时期挖掘实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时段应在距今一万年左右。
    这应该是江南早期水稻农业的实物见证!
   
上为手持石耒,下为有段石耒。
 
    手持石耒石质:黑石燧石。长16.9、宽3.3、厚2.1cm,左端为鸭咀状刃部,刃呈园弧形,刃口尖利。全部打制,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手持石耒的使用示意

 
    有段石耒石质:黑石燧石。长10.8、宽2.8、厚1.4cm,左端为鸭咀状刃部,刃呈园弧形,刃口尖利,在长期使用的擦痕。右端打制出台阶段状,便于系于木棒,石器全部打制,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重石

    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重石是南美考古学会会标,据他们考据才知用途。原来是组合农具所用。万年前的吴地原住民真聪明!
   

有段石耒的使用示意

 
   2、考吴丝
    太湖流域是蚕桑起源地,早己被太湖流域南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蚕纹牙雕所证实,太湖流域北的马家浜文化也应该有,只是尚未发现。到良渚文化时期,野蚕早己驯化,蚕丝己经成熟,祭祀蚕神可能己成为良渚人的习俗。

 

邱承墩良渚黑陶壶上刻了20条蚕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蚕纹象牙雕

天虫的尾部有个朝天钩

 
     锡山遗址双塔寺工地出土的瓷釉陶豆盘刻有文字,与我先后在无锡杨家、庙墩、洪口墩,苏州草鞋山良渚遗址采集的刻纹釉陶豆同属一类,盘底和口沿常带刻文,全豆外施红釉,盘内为镜面黑釉,精致典雅,属良渚祭祀重器。
    2010年6月24日,我们在T7探沟第二层位中又发掘到一枚釉陶豆把,盘面上刻有深深的刻纹。 
    
 
  3、考吴陶。中国人使用陶豆当食器,源于太湖流域,至少有7000年历史。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有大量陶豆出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用盆、碗当食器,仰韶彩陶未见有豆。山东龙山文化有豆,形制与江南相仿,同属海洋文明,东夷终始与商周为敌。新石器时代在炊器上南、北不同,黄河流域用鬲、盆,长江流域用釜、鼎;在食器上,南北也不同。到了青铜时代,中原盛行七鼎、八簋、双豆、廿四豆,同良渚文明北上有关。
 
    1、马家浜文化陶豆。

 

 

    2、崧泽文化陶豆。

 

    3、良渚文化陶豆。

 

 
  4、考吳釜
    无锡出土马家浜文化陶釜的遗址就达到了六个,彭祖墩、杨家、洪口墩、白丹山、庙墩、锡山遗址。加上江阴祁头山、高城墩、宜兴骆驼墩、苏州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遗址,七千年前无锡周边的原住民遗址,可用星罗棋布来描述。本文仅对我采集到样品的以下遗址作比较研究:
    1、杨家遗址位于无锡西端,与阖闾城夹直湖港为邻。杨家陶釜出土量大,其特征是艺术性强,已出现数字概念。材质选用细泥红陶,外层涂黑泥,有的夹炭,未见夹砂。
     杨家遗址的陶釜埋藏极多,可能居住时间长,村落大。器型精制,较厚实,艺术性强。其特征为宽沿,沿边有划痕,双銴,直口,桶状,圜底。

杨家遗址的陶釜

 

     根据杨家遗址出土动物化石多,具有野猪驯化的M3臼齿证据多,这个部落可能在旧晚新初就存在,长期繁衍,人口众多,文化进化在同期中居优势。
 
  2、洪口墩遗址位于无锡南端,深入太湖的半岛中。陶釜的特征是器型大而薄,夹粗砂红陶,宽沿的沿较窄,花边双向折角,富有特色。 

庵基墩去年挖沟带出的敝口、宽沿、双鋬釜沿的花边带剌扎手,夹粗砂烧制温度较高。

 
     3、白丹山遗址位于无锡东郊,梅村北侧。相比上两个同期遗址,最缺乏装饰,可能是一个比较平庸的部落。

 

     4、庙墩遗址位于无锡西北、死火山阳山的东坡。庙墩与洪口墩的出土陶釜,在形制、材质上基本一致,这两个部落有可能存在血缘关系。

 

一庙墩遗址陶釜

 
     5、锡山遗址。
    位于无钖西郊,距锡城最近。过去只知道最早到良渚,现在出土了釜鋬,有可能到马家浜文化期。由于形制、材质均不同于其它遗址,有可能是独立的部落。
 

 

     锡山釜鋬的出现,也许还见证了这里七千年来没间断过人类生存。洪水再大是没不到九龙壁的。也许司马迁的记载:泰伯奔吳时,江南一片荒蛮的历史要改。

 

双指划道的陶釜鋬手

 
     距今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可划分东、西两个类型,东部称“草鞋山类型”,西部称“骆驼墩类型”。但东、西部的分界,考古界有分歧。08年12月,江南各省市考古文博专业人员在江阴博物馆举办了“环太湖西北部马家浜时期古文化研讨会”,目的是补环太湖西北部的缺环,弄清分界线。会议对江阴祁头山、高城墩,无锡彭祖墩,宜兴骆驼墩、西溪,溧阳神墩,常州寺墩、圩墩等遗址正式考古发掘的器型分类排队后,已将环太湖的马家浜文化分东、西两个部分,东、西间最明显的差别是陶釜的形制不同:东部圜底,西部平底:另外是墓葬头向,东部头朝北,西部头向东。但在  东、西文化分界线如何划仍有争议,一说以江阴祁头山、宜兴骆驼墩为线:一説以无锡彭祖墩、宜兴骆驼墩为线。洪口墩、庙墩、杨家等遗址位于下一说的连线上,墩中出土宽沿釜都是平底,明确支持下说。这表明分界在彭祖墩、洪口墩、骆驼墩一线,无锡地区被这条东北至西南的斜线划分为两个类型。这很可能是后来吴、越在此拉锯争战的历史渊源。
 
江阴“骆驼墩类型”平底釜 . 江阴高城墩出土,现存无锡博物 
 
 

苏州“草鞋山类型”圆底釜  苏州草鞋山出土,现存南京博物院。

 
    5、考吳瓮。
我在上海老街文物市场购得几何纹硬陶瓮一只,试以考证。
     1、陶瓮实测。
几何纹硬陶瓮
 
    瓮高462mm,口外径185mm,最大胸径388mm,底径235mm。外园均等分饰三条蘷龙,龙身长68mm,连尾全长264mm。园周外表通体饰五种九道几何纹,自上而下分别为弦纹、曲折纹、回字纹,云雷纹。瓮底稍鼓,手工制作,无轮制痕迹。全器完好无残,纹飾清晰,器型相对高大,属难得的精品。
 
     2、博物馆的藏品对比。     

淹城博物馆的陶瓮

 
     这是武进淹城博物馆展出的一批陶瓮,据淹城博物馆馆长林志方先生介绍,为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武进博物馆等,于1991年9月发掘淹城内头墩春秋中、晚期的吴国大墓所获,该墓墓室东西长20m,南北宽6m,棺、榱葬具已炭化,共出土原始青瓷器和几何纹陶器共290件,器型还有鼎、盘、碗、豆、罐、瓿等。筑墓方式为先在平地堆一个顶部较平的土堆,然后在四周堆土,形成中间的墓室,下葬后将墓室填平,再封土将整个墩子填高。

无锡博物院的几何纹硬陶瓮

 
     无锡博物院所藏展的几何纹硬陶瓮,纹飾接近我的藏品,高度较矮,无蘷龙纹饰,为残品拼粘修补而成。据称非无锡地区本土考古发掘。

上海博物馆的几何纹硬陶瓮

    上海博物馆古陶瓮馆展厅,陈列一件几何纹硬陶瓮,1962年在青浦县骆驼墩出土,高410mm、口径195mm,硬陶呈红褐色,卷沿,束颈,球形园腹,圜底,颈部光素,肩部拍印曲折纹,腹剖回字纹,纹飾的线条坚硬挺拔,有力度。全瓮比较完整。
 

武进博物馆在石室土墩墓中发现的成套葬具

 
    武进博物馆在阖闾城西南侧雅浦山包的石室土墩墓中发现成套葬具,有瓮、罍、罐、豆、碗、盆等组合。
 
   6、 良渚文明后有没有断层
   7、 百越文化是吴文化之源
   8、 长江、黄河文明之比较
   9、 江南原住民的来龙去脉
 
 三、   考吴国历史
   1、 由出土“吴”字考证起
       殷商甲骨文“吴”
       先周甲骨文“吴”
       西周金文“吴”
       春秋吴铭“吴”
       晋国竹书“吴”
       秦国石鼓文“吴”
       楚国竹简文“吴”
      《说文解字》“吴”
       敦煌石室“吴”
   2、 由出土金简文考证吴史
       西周《同簋》的“命左右吴大父”,证泰伯世代周廷为官,未必奔吴
       西周《宜侯夨簋》,证康王始封虞侯夨至宜地为侯,意在牵制东夷
       春秋《者减钟》,证寿梦前两代即己自立为王,都在江西吴城
       春秋《寿梦戈》、寿梦自称邗王,邗在扬州,目标是南行西行
       春秋《诸樊剑》的“北南西行”,证诸樊时首要目标己改为北行
       春秋《阖闾残钟》的“是严天之命,入城不赓”,证王阖闾占楚都郢后,不入民宅。“轮宫妻后”是孔儒偏颇之词。
       春秋《夫差盉》、为“女子”制盉,骄滛失国,夫差始自称吴王
       战国楚简《吴命》述泰伯为“孽子”,庶子无继承权,何来禅让
       战国《中山鼎》,证吴王大而耗、富而骄、衆而嚣,五年便灭国了
   3、 由城址考古发掘考证吴史
       无锡梅村,史称建都五百年,寻都劳而无功
       江西清江吴城,出土编钟找不到城
       丹徒宜城,有可能泻入江中
       扬州邗城,有城址无吴都实证
       丹阳葛城,发掘论证是早期吴都
       武进淹城,有城址,族属争议未定,
       常锡阖闾城,边城、都城有争议,我考为吴都
       苏州木渎城,考古人考定是最后吴都,地方官封口
       苏州城,考古人只挖到汉,史界坚称建城二千五百年
   4、 吴史概论
       泰伯阶段
       宜侯阶段
       鱼王阶段
       吴王阶段
 
 四、   考吴地文物
   1、 考吴錛  吴地装柄有段石锛,是当时最先进的切割工具,并传播四方
   2、 考吴鐮  石齿镰是最先进的稻杆收割工具,吳国青铜有齿镰最普及
   3、 考吴犁  吴地最早发明连续翻地作业工具-犁,吴国青铜犁头最多
   4、 考吴釜  吴地原住民始终用釜,鼎为釜式加耳,原住民用釜不用鬲
   5、 考吴鬲  吴人继承先周连裆鬲,陪葬一人必有一鬲,为原住民所无  
   6、 考吴瓮  几何纹陶瓮为百越先民储粮、陪葬之物,地位越高瓮越精大
   7、 考吴钟  周礼规定庶不祭祖,吴王族用钟鉴不用鼎簋,先铜后青瓷仿
   8、 考吴戈  吴人尚武,吴王尤喜剑戈,制作精美且常刻长篇铭文明志
   9、 考吴鉴  吴地湿热,吴人喜浴,王室备鉴沐洗,随葬有鉴,鉴不称缶
 
 五、   考吴地文化
   1、 考吴人  吴人两族,上层周人秦腔,下层原住民讲越语,有溶合趋势
   2、 考吴俗  吴人入乡随俗,断发纹身赤膊跣足,
   3、 考吴癖  吴地原住民尚左,吴镰左撇,吴王左衿,吴国流行左癖
   4、 考吴语  吴国语言不通中原,汉字记音吴语只有用广西侗台语可解读
   5、 考吴字  良渚百越有独立文字,吴国文字偏爱饰鸟虫,当属传承
   6   考吴风  诗经国风,独无吴越,吴地民谣,三字居多,楚辞尚存吴风
   7、 考吴简  吴国应有史官记简,我在阖闾城采集九简49字,疑为吴简
   8、 考吴墓  吴地原住民墓葬为石室土墩墓、土墩墓,吴王陵为劈石建室
   9、 考吴庙  按周礼、庶子不祭祖,吴地无先周祖庙。吴大庙己被越楚毁
 
 六、   考吴国经济
   1、 考吴稻  吴地稻谷,出土锡山、仙蠡墩、草鞋山,至少七千年。农具齐全
   2、 考吴丝  着丝衣麻 河姆渡蚕纹杯 苏州良渚丝出土
   3、 考吴陶  夹蚌屑陶夹碳陶 夹砂红陶镜面黑陶红衣细陶 灰泥细陶 几何纹陶
   4、 考吴瓷  釉面印纹陶 原始青瓷瓷窑址青瓷冥器
   5、 考吴玉  玉玦玉璜玉环玉蝉玉琮、玉壁、玉钺
   6、 考吴铜  鼎簋匜盉盘 壸 鉴 钟 剑戈矛 鉍 箭 削 鐮 斧 凿 锛
   7、 考吴舟  独木舟艅艎舰石碇胥山湾 
   8、 考吴币  吴国惜铜尚无铜币流通,吴地社会分工细,必有流通石、玉币
   9、 考吴宅  园錐形半地穴房 L形铺顶房干栏式房木携结构 
 
 七、   考吴国军事
   1、 考封吴战略-制夷灭徐
   2、 考伍子胥国策-灭越争霸
   3、 考吴长城-吴国攻防
   4、 考吴孙子攻略-占郢大捷
   5、 考吴艇艅艎-吴齐海战
   6、 考吴抗楚救陈-季札论战
   7、 考邗沟运河-争霸中原
   8、 考吴越争战-顾此失彼
   9、 考吴军装备-剑锋戈利
 
 八、   吴史辨证
   1、 “泰伯奔吴”辨证
   2、 “苏州大城”辨证
   3、 “阖闾大城”辨证
   4、 “说吴”辨证
   5、 “吴学”辨证
   6、 “句吴”辨证
   7、 “吴文化”辨证
   8、 “吴地”辨证
   9、 “吴长城”辨证
 
 九、   后记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