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苏州人的面文化
吃面也有六大讲究
苏州人家小云
[标签] 舌尖上的苏州;苏帮菜;餐饮;面文化
    苏州人吃面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明未清初时代。苏州少有战乱,市井平静,文人墨客商贾汇集,诗情画意之中涵盖着对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生活的标准以一日三餐为重,所谓“日图三餐、夜求一惚‘即:睡个好觉’”,苏州人讲究的是安逸的生活。早餐为三餐之首,自然得以重塑。于是,黄天源糕团、观正兴面点、各类苏色点心等相继应市,每日里更换着花样和品种,调节口味,欣赏美食,其中面点便是之一了。
    苏州人吃面,一是讲究“头汤”。“头”意为先,“汤”即是下面的水。头锅刚烧开的水,未曾混浊,面条在清澈的滚水中翻腾,面、水各异,不相溶合,此面吃来不腻,且有嚼劲。如是中午时分,半天下来,水、面不分,糊成一片,便成烂糊面了。所以有“头”的说法,把水说成“汤”,突出重视,看重的意思即是;
    苏州人吃面,二是讲究“卤”。“卤”是各类调味品的中和产物,其配料,大致可以包括高汤、香料、鲜酱、甜味、咸味、姜汁等熬制而成,每日未曾用尽之物,隔日再行加入熬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有了百年老卤。面碗摆上灶台,先下的就是卤。把台师傅“手中自有一秆秤”,勺起卤落,不咸不淡正好;
    苏州人吃面,三是讲究“汤”。此“汤”便是面汤了。今日常见熬汤之料为:鸡汤、肉汤、黄鳝骨汤、奥汤或混合汤,汤色可分:红汤、白汤,各家不一,多有特色。汤多汤少,按人各异,可提要求:宽汤——即汤多点、紧汤——即汤少点、拌面则不需面汤,靠卤就面。笔者还曾见过,要了拌面,却单独再要碗汤的(不好意思,此新吃法,尚未冠名。哦,对了,不妨称其为‘过桥汤’);
    苏州人吃面,四是讲究的“浇头”。这“浇头”就是佐面的菜。(怎么叫菜呢?苏州人把荤素统称“菜”,鱼肉荤腥叫荤菜、黄花绿叶叫蔬菜。)浇头的名堂多来:有单浇双浇之分,又有热炒和冷舀之别,还有“过桥”(面、菜分装)与否之说。单双浇、热冷浇在买“筹”(即选择品种,买票时)确定,“过桥”否,则应交代厨内收票的;
    苏州人吃面,再说其面。各色面店,并非放在锅里就是面,都有自己的讲究。有宽细分的(造型)、白黄分的(粉料)、水头分的(含水)等等,千万不要小看,这可是每一店家的卖点啊。吃面的人也有讲究,有吃硬面的(用含水率低的,吃到头都不烂。)、有吃烂面的(用含水率高的,一下就烂。)、还有面多点、面少点的,按各食量;
    苏州人吃面,最后讲究的是辅料了。大致品种分“青”、“辣”、“椒”、“醋”、“姜”。“青”指大蒜(苏州人说的大蒜是蒜其叶片),“重青”是多放、“少青”即少许、也可要求不放。再说说姜。各店都有姜丝出售,拿来蘸醋吃、自管倒入面中吃、或过桥吃。苏州人素有朝吃生姜的习惯(现时生姜的价钱就愈发地贵了)。时有感冒,重青加胡椒,几个喷嚏一打,鼻子就通了(不信者可一试)。
    呵,苏州人的一碗面。

苏州熏鱼面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