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吴门医派的特色
金庆江
[标签] 吴门医派;名医;中医;中国中医学家 ;中国古代中医学家;医学名家; 医学家 ;古代中医学家;知名中医
吴门医派三大特点
    一、吴中多名医
  从周代至今吴中历代医家有1200余人;其中医官、御医百余人。其学术成就独树一帜。苏州历代名医辈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吴门医派。
    二、吴医多名著
  吴中历代医家善于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作。据统计,历代吴医古籍530余种,内容涉及到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三、温病学说创自吴中
  苏州是温病学说的发源地。温病学说是中医药抗感染治疗学方面的重大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鼎盛阶段,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吴门医派概述
  吴中地区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几大不同的医学流派。其中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此外仲景学说的研究、杂病证治的探讨以及苏派外科的卓著以及妇科、儿科、针灸等等,都赋有强烈而鲜明的吴门医学流派特色。
 
    一、温病学派特色
  ㈠、在治疗外感病方面逐步摆脱伤寒学说的羁绊而形成的一大学派。
  ㈡、温病家有强烈的崇实创新精神。通常被称为“时医”,处方用药以“轻、清、灵、巧”见长。
  ㈢、以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典型的温病。以逆传心包、湿温、伏气温病理论治疗非典型温病。
  ㈣、重视预防及潜伏期和初期治疗,病程中注意存津救液、保护元神。
  ㈤、验齿察舌、辨斑疹白瘖等阳性体证检查被普遍采用,提高了中医诊断水平。
    温病学派代表人物:王  履、吴又可、叶  桂、薛  雪、缪遵义、柳宝诒。   
    王  履(1332--1391年)字安道,号奇翁,又号畸叟和抱独老人。元末明初昆山人。其《医经溯洄集》中明确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见解,指出温病的病因“乃感天地恶毒异气”,温病的机转是“热自内达外”,当以治里为主。
    在治疗原则上,他又吸收了金元医家刘河间治病以泻火为主的思想,主张伤寒“治以辛温解表”,温病则应“治以辛凉苦寒”。为后世温病研究学者突破《伤寒论》的窠臼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榜样。
    吴又可(1561—1661? 年),讳有性,明•吴县人,居洞庭东山。崇祯十四年瘟疫流行,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尤甚,一般医生墨守伤寒治法,造成无数瘟疫患者被失治、误治而丧命。
    吴氏深感痛惜,大声疾呼“守古法不合今病”,并不怕传染,深入疫区,对瘟疫之病因病理、症状、发病规律、病理变化与治法方药进行了大量的医疗实践和观察研究,并加以系统探讨和全面总结,写成《瘟疫论》二卷。
    叶  桂(1667—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吴县人,世居苏州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畔。祖、父俱精儿科,桂承家学初习幼科,后学力日进,扩充其道于内科一门。叶氏长于温病及疑难杂病,是温病学说的奠基人。
    叶天士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症经验,阐发温证论治规律,《温热论》是其温病学说的代表作。此外,尚有《临证指南医案》等著。
    薛  雪(1681—1770年),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清•吴县人,居于苏州南园俞家桥。先攻儒业,因母病而究心医学,博览群书见出人上,治疗每奏奇效,与叶天士齐名。
    薛氏长于温病,著《湿热条辨》一卷,凡四十六条,堪称叶氏《温热论》之姐妹篇,初刊于嘉庆十四年。
    缪遵义(1710—1793年),字方彦,又字宜亭,号松子居士。清•吴县人。乾隆丁巳进士,因母病而究心医学,母既获瘳而医道日进,就诊者塞滿街巷。
    其临诊立方多创新意,投药每能奏效,他医无不惊服,时称叶桂、薛雪、缪遵义为吴中三名医。著作有《温热朗照》、《伤寒方集注》、《缪宜亭医案》、《松心笔记》等。
    其《温热朗照》八卷,系研究温热病的专著,为缪氏晚年的力作。
     柳宝诒 (1842—1901年),字谷孙,号冠群清•江阴周庄人。幼年习儒,后弃儒业医。长于诊治温病,曾悬壶京师,士大夫以病求治,辄着手成春,由是声名籍甚。后归里著书授徒,名振江浙。著有《温热逢源》、《柳宝诒医案》、柳选四家医案》等。
    柳氏毕生致力于伏气温病的研究。柳氏的研究,揭示了对于某些特殊温病病型的发病规律和治疗经验,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涵。有一定的成绩。
 
    二、仲景学派特色
    ㈠、仲景学派大多为儒医,有较深的文学修养。在错简编次、勘误校订、诠解注释方面尤所擅长。
    ㈡、宗伤寒六经辨治外感热证,守金匮成法例用内伤杂病。治学严谨,部分学者有涉尊经复古嫌。
    ㈢、衍扩伤寒方的应用范围。如对兼证、并证的探讨,并用治于杂病等。
    ㈣、注重舌苔的诊察,弥补了仲景原本重脉轻苔之缺憾。
    ㈤、论伤寒兼及温病,对温病学的形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仲景学派代表人物:张  璐、柯韵伯、徐灵胎、尤  怡、陆懋修。   
    张  璐(1617—1698?年),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祖藉昆山,移居长洲。
    张氏对伤寒学说研究颇深,尝谓“余自幼迄今,遍读伤寒书。”因感诸家之多歧歧不一,励志研讨三十年,博采众长,贯以己意,辑成《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各二卷,刊于康熙六年(1667)。成果卓著,被尊为清初三大家之一。
    柯韵伯(1662—1735年)讳琴,号似峰。浙江慈溪人,后迁居吴之虞山(常熟)。
    其学术思想代表作《伤寒来苏集》。该书实系《伤寒诠注》、《伤寒论翼》与《伤寒附翼》三部著作合辑而成。
   《伤寒来苏集》柯氏在注重《伤寒论》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仲景之六经,是(地面)经界之分,而非经络之经”;并强调《伤寒论》既为伤寒而设,也为杂病而设等独特的见解,实为后世学习《伤寒论》开发了新知,拓宽了思路。
叶天士评价称其著作具有“别开生面”,“透彻详明”之特点。
    徐灵胎(1693—1771年),名大椿,一名大业,晚号洄溪老人,清•吴江人。
    徐氏治学特别推崇《内经》、《本经》和《伤寒论》。尝谓:“言必本于圣经,治必遵乎古法”。
    所著《伤寒论类方》一卷,成书于1759年。是书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方、麻黄汤类方、柴胡汤类似方、承气汤、四逆汤类方、杂方类方、等十二个类方,以方类证。对后世《伤寒论》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成为伤寒学派中以方类证的主流派。
    尤怡(?—1749年),字在泾,号拙吾,别号饲鹤山人。江苏长洲(今苏州)人。自小即喜医道,历代医著,无不披览。先从韩伯林学,后得名医马元仪师授,潜心研究学问,医术日见不凡。
    尤在泾最推重医圣张仲景,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研究极深,汇自己心得于一炉,著有《伤寒贯珠集》,独树一帜,极为医林推崇。
另《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之作为研究仲景之学中有影响的著述。
    陆懋修 字九芝,清•元和县(今苏州)人。生于嘉庆戊寅(1818年),卒于光绪年间。先世以儒著称,且皆通医。九芝初业儒,中年始肆力于医,博极群书,活人无算。学精《内经》、运气,治宗仲景家法。著有《世补斋医书文集》、《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仲景方汇录》等。
    陆氏在仲景学说研究方面称得上析理精微,立言纯粹,对后学不无帮助。但某些地方也流露出较浓的尊经复古思想,如云:“仲景撰用《难经》,温病即在伤寒中,治温病法不出伤寒外。”意思是说:为广义伤寒已包含温病在内,没有必要再辟温病学说另立法门了。
 
    三、杂病流派特色
    ㈠、杂病证治源自金匮,吴医更能融名家之长,又独抒已见,有所作为。
    ㈡、对中风、消渴等发病和治疗探讨研究渐趋深化。
    ㈢、在脏腑用药方面侧重于温脾土肾阳、毓肝胃阴津。
    ㈣、重视气血病症的研究,缪氏著作有一定的代表性。
    ㈤、注意地区湿邪为患的地域气候特点,方药崇轻清,忌胶滞。
    杂病流派代表人物:葛可久、缪希雍、李中梓、叶  桂、王泰林。
    葛可久(1305—1353年),名乾孙,元•长洲人。乾孙由儒而医考究方脉三十余年,著有《医学启蒙》、《经络十二论》及《十药神书》等。
    《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载有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等十首方剂,对肺痨的早期治疗确有很好的效果。金元以前,肺痨向属疑难证。《十药神书》的问世,始为肺痨的治疗提供了一整套可以遵循的治法,故而引起了医界的普遍重视。明清时期引用者较多。  
    缪希雍(1545--1627年)字仲淳,号慕台。明•常熟人,居常熟新巷。缪氏著述甚多,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神农本草经疏》等。
    缪氏对于气血病症的论治十分精辟,最著名的有:
    气病三法:补气、破气和降气调气。
    血分三法:补血、清血凉血与通血。
    吐血三要:宜行血而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其独特的医疗经验,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明清间华亭人,长期寓居苏州。著作甚多,如《医宗必读》、《内经知要》、《士材三书》,此外尚有《医学传心》、《伤寒括要》等。
    其于脏腑辨证特别重视脾肾,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对于脏腑不足的调养,李氏则侧重于从脾肾先后天入手。主张“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火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主之。”
    叶  桂 不但在温病学说有所创新,而且在杂病论治方面亦很有造诣:
    1、养胃阴说:叶桂在《内经》和《脾胃论》的基础上,提出阳土喜柔,偏恶刚燥。主张通即是补,甘凉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华岫云称胃阴说“此种议论,实超出千古。”
    2、中风病议:叶桂认为中风诸证,皆为“身中阳气动变”所致。造成阳气动变的因素,一则由肝风内动:二则与心肾相关。在治疗用药方面,注重补肾水、养心血、平肝木等法。
    3、久病入络: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是叶桂杂病证治的又一著名论点。叶氏经验,主用辛味及虫类走窜药物宣通络脉的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尚有奇经八脉、脏腑特性、妇科证治等方面亦多有发微。
  王泰林(1798—1862年)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清•无锡县西城外坝桥人。其《肝病证治》结合自己经验概括了叶氏治肝手法。
  王氏于肝病辨证中,以肝气、肝风、肝火三者为纲总结出治肝三十法,内容十分丰富。
  其中针对肝气证治有:疏肝理气法、疏肝通络法、柔肝法、缓肝法、培土泻木法、泄肝和胃法、泄肝法、抑肝法八法;
  肝风证治有:熄风和阳法、熄风潜阳法、培土宁风法、养肝法、暖土以御寒风法五法;
  肝火证治有:清肝法、泻肝法、清金抑木法、补母法、泻子法、化肝法、温肝法七法;除此之外还有补肝法、镇肝法、敛肝法、平肝法、散肝法、搜肝补肝阴法、补肝阳法、补肝血法、补肝气法十法。
  以上诸法,至今尚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之价值。
 
    四、苏派外科特色
  ㈠、世医为多,且精通内科,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
  ㈡、受吴地人文思想影响,尽可能用保守疗法,以消为贵,不轻用刀针。
  ㈢、在治疗阴疽、肿瘤等疑难病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并创制了不少经验秘方。
  ㈣、与温病学说融为一体,用温病方药处理疔疮走黄等坏症。
  ㈤、历来中医外科以正宗、全生、心得三大派为代表,而吾吴门即占其二。
    苏派外科代表人物:薛 己、王维德、高秉钧、马培之。
    薛  己(1486--1558年),字新甫,号立斋,明•吴县人。其父薛皑亦为当时名医,薛己承家业,于内、外、妇、儿、口齿、骨伤诸科无所不通。先精外科,见外科之医固执局方,不循表里虚实经络之宜而误人者众,谓十三科要旨皆一理,主张内外合一之道,以内科方药辨证施治外科病症,效如应桴。
    其外科著作有:《外科撮要》二卷、《外科心法》七卷、《外科发挥》四卷、《外科枢要》三卷、《疠疡机要》三卷,乃从各个侧面论述各种外科病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诸家论述、治则方药、针法刀法及宜禁、本主变证、兼证类证,并附载病案数百。张景岳对薛氏外科很推重,《景岳全书》中引用立斋外科论述与医案极多。其擅长温补的特点对吴门后世外科王氏全生派治疗阴疽的方法有所启发,而其内外合一的主张则为高氏心得派有进一步的发挥。
    王维德(1659—?)字洪绪,一字林洪,号林屋散人,一号定定子,人尊称林屋先生,清•吴县洞庭西山人。精疡医,为吴门外科全生派的创世人。《外科证治全生集》是其代表作,刊于乾隆五年(1740)。全生派论治外科疾患特点如下:
    1、将所有外科疾患分为阴阳两大类;
    2、主张凡痈肿皆“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并禁用蚀药;
    3、对阴疽的诊治独具匠心,如所创“阳和汤”、“犀黄丸”“小金丹”等,皆为中医治疗外科疑难病症常用的名方。
    高秉钧(1755--1829)字锦庭,号心得。清•无锡县人,世居城北笆弄。儒而业医,精内、外科,潜心参究历代名家,而于温病学说尤所钦崇。乾嘉间以疡医名振于时。所著《疡科心得集》三卷,刊于嘉庆十年(1809),被尊中医外科三大派之一——心得派。
    其流派特点如下:
    1、承薛己内外合一的观点,采内治法处理各种外科病症。
    2、对疡科的辨证论治又明显受温病学说之影响,如应用紫雪丹、犀角地黄汤治疗疔疮理头黄即是。
    3、强调辨证施治原则,常以两个以上的病证合并讨论,如例举发背与搭手虽患于两处,而证治则一;又乳核与乳痰虽同发一处,而证治大异。
    4、指出外科亦有四大绝症,即“失荣、舌疳、乳岩、肾岩翻花”,皆相当于近时的恶性肿瘤,其中对失荣的论述尤详。
    至此中医外科正宗、全生、心得三大派皆出江苏,而吾吴门即占二席之地。
    马培之(1820-1903年),字文植,以字行。  讳文植,清•武进之孟河人,侨寓吴中瓣莲巷,光绪癸卯年卒。其祖上自明代马院判起即世代业医,马自幼随其祖父名医马省三习医16年,尽得其学。后又博采王九峰、费伯雄等医家之说,融会贯通。马氏对中医各科都有高深的造诣和成就,尤以外科见长。
    学术上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时亦能吸收正宗、心得两派之精华而发明之。其外科著作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亦即《外科全生集》)、《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外科集腋》等。

苏州中医药博物馆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