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龚良:娄东绘画回乡是一次文化轮回
赵焱;顾志敏;史湘云( 苏州日报.2016/12/2 )
[标签] 人物访谈;娄东绘画
  今年10月2日至12月4日,“娄水文华——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娄东绘画回乡特展”在太仓博物馆举行,展出了以清代“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为代表的娄东画派精品六十幅。这是南京博物院藏娄东绘画精品,首次回到它们的诞生地集中展出。
  娄东画派是中国南方正宗人文画的代表,对国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龚良认为,这次展览,完成了一次具有时空意义的文化轮回。它不仅可以大馆带小馆,帮助太仓博物馆培养目标观众,也能提升公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他建议,太仓应发扬娄东绘画、太仓园林、江南丝竹、昆曲等娄东文化精髓,让传统焕发新生,让文明基因传承。
 
  娄东画派充分体现太仓人文底蕴和精神
 
  苏周刊:为什么要举办这次“娄水文华——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娄东绘画回乡特展”?
  龚良:地方博物馆或者说区域博物馆,它应该展示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和文明。对太仓来说,娄东画派是一项必备内容。但它跟全国很多县级博物馆一样,存在着藏品不够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大馆带小馆,让藏品丰富的馆展现社会责任,尽可能地把藏品借给不富裕的馆,以便当地观众接触、欣赏。
  另一方面,我是太仓人,我也很愿意把馆藏的展品放到家乡去展出。
  苏周刊:这次展览有哪些意义?
  龚良:娄东画派是中国南方正宗人文画的代表,创造了艺术高峰。从传统文化来讲,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以汉民族为主。汉民族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艺术方面,国画艺术发展到明代的时候,就产生了南方正宗文人画。这是中国最传统的、传承最有序的一个绘画流派,主导着国画的发展。因此,这次展览,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且,娄东画派的代表人物,一直是以太仓人为主的。这次展览,是第一次在太仓系统性地展出“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的精髓作品,也算是完成了一次具有划时空意义的文化轮回。当前,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需要大力培养和满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绘画展,让人们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也让博物馆增加自己的目标观众。现在,有的博物馆人流太少,就是没有培养起目标观众。我们要让更多人喜欢上传统艺术,学习古代文人读诗书、写书法、做绘画,用它们来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美好生活情趣。
  苏周刊:怎样评价娄东画派?
  龚良:可以说,“娄东画派”是娄东文化中最杰出、最重要的代表,充分体现了太仓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娄东画派注重传统绘画的继承,在师法元四家、董其昌等人具有主观表现和抒情倾向的基础上,不断上溯宋元山水名家尤其是董源、巨然的传统,确立了具有抽象的主体山水绘画的审美趣味,形成了系统的山水画笔墨新语汇,完成了宋元客体山水向主体山水范畴的转型。
  通过对历代南宗文人画风格的继承与整合,以及对江南秀丽的地域审美特色的提炼和感悟,娄东画派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笔墨功夫,重视形式美,创建出具有主观表现性的绘画新风格。数百年间,娄东画派的绘画观念和审美趣味在宫廷和民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主导了清代文人画的发展,推动了文人新山水画格调的形成,而且也促进了清代宫廷画与文人画的合流,促使山水画产生新的裂变和突破,充分体现出强劲的艺术生命力。
  当然,等社会出现某一个“叛逆期”的时候,人们就会开始出现反传统的思潮。娄东画派到了一个发展顶峰后,也会因为缺乏创新而开始走下坡路。后来,它受到一定的负面评价也很正常,这体现了社会变革的渴望,但我们还是应该主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做出评判。
 
  发扬娄东文化从绘画园林丝竹昆曲入手
 
  苏周刊:娄东画派的产生具有哪些历史条件?
  龚良:娄东画派不是孤立产生的,这得从我的家乡说起。太仓位于娄水之东,自古以来就有了娄东的别称。娄东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优越,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到了明代,随着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织技术的改进,对外贸易的发达,物质生活大幅改善,促进了文化繁荣,产生了博大精妙的娄东文化。
  除了娄东绘画,太仓还发源产生了盛行明清两代的“太仓园林”,将民间风俗音乐与汉族古典曲牌结合的“江南丝竹”。民间音乐家魏良辅也长期寄居在太仓南码头,将其长期演唱的民间曲调渐渐改造成为节奏舒缓的“水磨腔”,推动了昆曲的发展。这四个都是娄东文化的重要代表,非常值得传承发扬。
  苏周刊:发扬娄东文化,您有什么建议?
  龚良:实际上,太仓这个地理位置,也是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的。因为离上海很近,到了现代,文化受上海影响很深,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各种文化。在地域文化这一块,我们要努力去挖掘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属于太仓的文化认同。
  发扬娄东文化,首先要抓住重点,从娄东绘画、太仓园林、江南丝竹和昆曲这4个方面入手,整理、收集相关资料,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另一方面,要积极通过展览,来让更多人了解它、重视它。在南京博物院,我们做的所有大展览,除了展览本身,都有配套的社会教育活动、研讨会、面向公众的演讲等。在太仓博物馆,是不是可以同样做这些呢?我认为是可以尝试的。像江南丝竹,还可以结合道教音乐做展览。我记得小时候,太仓很多人都会拿二胡拉几首道教音乐。
  苏周刊:近年,新娄“东画派”兴起,它是否传承了娄东画派的精髓?
  龚良:现在,学术界对画派这两个字有不同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画派需要是一个师傅,一门技艺传承下来,再加上一定的地域范围,才能称之为一个画派。但现在画派的概念宽泛化了,不少人认为这三者里面有一者就可以称为画派。
  那么,新娄东画派,我认为更多的是同一个地域范围的概念。短期内,还比较难形成有相同的技艺,在构图、色彩、笔法上有高相似度。据我了解,这批画家大都出在太仓,都学习借鉴过娄东画派的作品,然后才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所以我认为,能形成一个新的画派是非常好的,但还是要慢慢成为特色。平常,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纽带,经常组织相关研讨、交流和展览,来传播新娄东画派的作品。产生共性以后,一个画派的特征才能更明显。
  至于娄东画派的传承,我认为它一直在延续着,直到今天,国画主流仍避不开它。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于娄东画派,创新要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变的往往是形式,而不是思想。
  
    提高博物馆效能比新建更重要
 
  苏周刊:这次展览也是南京博物院与太仓博物馆之间的一次合作。怎样促进江苏博物馆的发展?
  龚良:这几年,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到了2015年,全国已有博物馆4510家,其中江苏288家。而且,不仅数量增多,很多博物馆都进行了改建、扩建,面积大幅扩大,设备条件明显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发展已不再是以建设为主,而是要努力提升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能力。
  博物馆的效能,可以按照观众人数、逗留时间、观众满意度三项指数来计算。由此引发的,是怎样吸引公众进入博物馆、怎样让公众在博物馆逗留更长时间,如何使观众在离开时感到高兴和满意三大问题。江苏的博物馆群虽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在效能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苏周刊:具体有哪些有效措施?
  龚良:如果要做到以上三点,不管什么样规模的博物馆,首先,一定要有好的文化产品。这个文化产品最主要指的是展览。在南京博物院,除了有常年不变的固定展,每年都要举办近30个临时特展。这意味着,每个月都有2至3个新展出来,那对观众的吸引力自然而然地就持续不断。因为观看展览是要凭身份证入场的,去年,我们统计过,来得最多的一名观众看了8个展。然后,要有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果观众觉得这个展品很好,那能不能拿一个跟它差不多的、有创意的、实用的产品回家,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一度认为博物馆是坚决不允许开店的,但现在不同了,国家鼓励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现在我们做试点,就是博物馆里必须开店。而文化创意产品,关键是要创造,不要模仿,还要实现传统生活的当代化,注重其实用性和舒适度。
  其次,博物馆要有好的环境。博物馆的环境包括建筑和文化空间,建筑最好富有特色,文化空间则要简洁舒服,要让人能够静下来。最后就是要有好的服务,这可能是最难的一块。一方面,要有好的服务设施。你要让公众逗留时间长,那他们口渴了有没有水喝,走累了有没有凳子坐,饿了有没有吃饭的地方?都必须做得很到位、很人性化。另一方面,要做好讲解接待,努力解决观众遇到的各种困难。
  “十三五”期间,江苏提出不再去建很多博物馆,而是把建博物馆的支出拿出来,让现有博物馆增加投入,提高效能。这是非常合理的,实际上,很多中小博物馆处于效能不高的状态。很多地方只要提高投入,多组织一些展览,就可以实现观众人数的翻番,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博物馆。
  这对于博物馆培养目标观众,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很大的好处。
 
  苏州的博物馆是江苏的骄傲
 
  苏周刊:在推行免费开放政策以后,博物馆迎来哪些发展契机?
  龚良:博物馆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否则,哪怕是免费开放,也不会形成固定的目标观众。我们经常说,博物馆展的就是地域文明,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等各个方面。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做成综合性博物馆的。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博物馆都不能是综合性的,而要强调个性和特色。现在建博物馆的时候,我一直反对说哪里好就去学。有一个时期,中国博物馆出现过“千馆一面”的情况,基本内容和陈列方式都差不多,历代绘画啊、陶瓷啊这些。现在,一部分馆已经开始谋求转变,差异化逐渐形成。
  像太仓博物馆这样的市县一级博物馆,首先要有准确的定位,娄东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其次就是要强化自己的个性特色,最后是做好展览,提升服务。博物馆发展,最重要的还有一项是策展人。这些策展人就像是建筑设计师,他们不能像盖房子一样,盖得千篇一律,而是要尽可能地做到与众不同。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别人在做的一个展览很不错,但是未必能复制过来,因为定位不同。但我们也认识到,在文化创意领域,很多中小博物馆的能力是不足的。除了在藏品、展览方面需要大馆带小馆,目前,江苏省也发起了一个博物馆商店联盟,鼓励资源整合,合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苏周刊:能否评价一下苏州博物馆群?
  龚良:可以说,苏州的博物馆不仅是苏州的骄傲,也是江苏的骄傲。首先,苏州博物馆作为市一级的博物馆,准确地定位在艺术博物馆上。它不仅有一个非常好的建筑,而且坐落在拙政园、狮子林的旁边,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环境很好。其次,苏州博物馆这几年一直在强化展览,把地域文化做得很足,效果特别明显。在上一次全国一级博物馆评估中,它位列第八名,排在了大部分省级博物馆的前面,这很不容易。
  苏州还有一些特色十分鲜明的博物馆,像园林博物馆、碑刻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等等,都很有看点。我认为它们最集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呈现异质化、差异化的内容,培养了自己的目标观众。现在,我们在做博物馆的社会评估时,尤其看重这些方面,评估比较好的都是这些特色鲜明的馆。
 
  博物馆要让公众愉悦接受“自愿教育”
 
  苏周刊:怎样培养公众走进博物馆的习惯?
  龚良: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空间,培养市民的文化习惯、文化素养是一项重要责任。怎么培养呢?可以通过多种手段。特别是在今天,通过各种媒体途径,把信息传达给公众,让他们走进博物馆是第一要做的。南京博物院现在比较注重建设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平台,有了展览,第一时间就通过这些平台及其他媒体一起发布。吸引观众进来以后,博物馆要采取的是“自愿教育”的方式,让观众在自我学习中找到愉悦感。
  比如,我们现在在展览的很多细节都有规定。因为展览不能说教,大段文字是枯燥乏味的,就严格限定一级看板不得超过150字,二级看板不能超过200字。每次展览,还要主题性强,把画面做得好看,视觉冲击力要好,文物要美,环境气氛要浓郁。我们不能把观众当成学者来看,要把他们当成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来看,尽可能地降低阅读门槛,多通过实物、图像、声音等形象生动的方式传达,让观众能看、能问、能动手。然后,因为观众的逗留时间长了,人流量大了,再去考虑怎么样提升场馆的服务。比如,人多后就会让展厅变得嘈杂,那就要考虑给每人配一个耳机,透过耳机去导览。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这一点,一个人只有首先在这个空间感到愉悦,他才可能接受这种“自愿教育”,才会再次进入到这个博物馆中。目前,南京博物院里,观众的平均逗留时间是3小时45分钟。无论是我们的展览还是演出,总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预约报名,这都得益于我们对目标观众的精心培养。
  苏周刊:今后,博物馆应该扮演怎样重要的角色?
  龚良:博物馆,应该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历史艺术殿堂,一个公众了解传统文明的课堂,一个大众享受文化休闲的场所。在博物馆这种文化空间里,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最大的。像在培养观众素质这一小方面,也是立竿见影的,我对此感触很深。
  我认为,博物馆去进行社会教育,去培养观众素质,主要要靠营造好的文化环境来实现。可以举一个小例子,原来,南京博物院入口也经常有不排队、插队的现象。光靠提倡,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一开始呢,是通过设置几条1米线,进行硬性分隔,但效果也不是最好。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安排两名保安,穿着正式的工作服,让他们在人群之间不停地走正步。我说,你们也别管周围发生什么,不管有没有人插队,只管走,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后来呢,1米线撤掉了,走正步的频率也逐渐降低到直至没有,但排队的习惯却从此培养起来,现在改善了很多。
  在博物馆内,有小孩坐在地上,我认为也是很正常的,成年人也可以这样。我们就是要把环境卫生营造到最好,这样大家自然而然就会去爱护它。博物馆是一个让人感受美的地方,当更多人感受到美以后,走出大门,就会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
 
  人物简介
 
  龚良,1962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现为南京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等。长期从事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筑考古等研究,出版个人著作5部、参著6部,主编论著(图录)40余种,发表专业论文120余篇。

南京博物院院长 龚良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