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文人亦有相重时
庞立群( 姑苏晚报.2016/11/30 )
 
  有人问清人袁枚,本朝谁的诗写得最好?袁枚答: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人为轩轾。”
  是啊,文章千古事,诗人有千秋,文人又何必定要分高下呢?就是这个随园老人,87岁那年,还为晚生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一书作序,不吝赞誉之辞:……及得此书,卧而观之,方知闲居展卷,胜于“骑鹤来游也……”文人相重之意,可见一斑。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文人相重,亦古已有之。
  李太白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文友之间的惺惺相惜力透纸背。
  成语“出人头地”源于北宋文豪欧阳修。欧阳修对苏轼这个青年才俊十分赏识。他曾对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欧阳修爱才之心溢于言表,文人相重,其言也灼。
  武人之刀、文人之笔,皆杀人之具也。文人相轻,口诛笔伐,相互撕扯,热闹、喧哗、纷纭,但无疑是市侩功利,也是浅薄短视。而文人相重,则是惺惺相惜的相互尊重,是心灵相通的坦荡与豁达,一如涓涓细流,温润彼此。
  昆山大儒顾炎武在其《广师篇》中一口气罗列了十个“吾不如”的论断,……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山……”顾先生可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在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兵农及经史百家等领域均有研究,开清代朴学风气。便是如此大儒,晚年犹能坦言“吾不如”,其“吾不如”实则就是文人相重、文人相敬的换方式表达。学问渊博,却又谦逊如初,焉能不为世人所敬重?
  文人相重亦是情怀。这相重便是文人间的相互欣赏、认可、关照与提携,总能渡人之美好。
  从湘西沱江走出来的一代学人沈从文,早年在北京住在“窄而霉斋”。没有生计来源,沈从文只能拼命写作,无奈,投稿全部石沉大海。就在绝望之际,作品却奇迹般地被《晨报副刊》接二连三刊用,命运由此得以改变。提携关照沈从文的,便是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徐志摩。再譬如,朱自清精心编辑《闻一多全集》、作序《子恺漫画》;茅盾力助姚雪垠创作完成《李自成》;叶圣陶慧眼识巴金,编辑刊发其第一部小说《灭亡》。阅读这些近代文人相重的文史佳话,如饮醇醪,甘美于心。
  文人亦有相重时。先贤如欧阳修、顾炎武者,正是因其文人相重的情怀、旷远辽阔的眼界与胸怀,如大江明月,又如峨峨高山,早已成为后人仰望的标尺。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