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老苏州的生活进入秋季模式
高戬;杭雷;王嘉言;高小花( 姑苏晚报.2016/9/26 )
  这两天,路过道前街的市民们发现,零零星星的银杏叶,正在悄然凋落。银杏叶的凋落告诉人们,今年的秋天已经来了。
  秋天的信号不仅来自大自然,还来自羊肉店的集体回归,它们比银杏叶来得更早。
  苏州一年四季分明,千百年来,苏州人春天踏青、盛夏赏荷、金秋品蟹、重阳登高,这种季节性很强的生活模式,彰显着苏州人顺应天时的生活哲学理念。
 
  A
 
  “候鸟”店铺秋季一到就回归不管以前卖什么,现在必卖羊肉
 
  苏城的大街小巷,有一种季节性的店铺,每年的春节到从农历七八月前后,这些店铺有的卖快餐、有的卖瓷器、有的卖服装,但到立秋前后,这些店铺会齐刷刷地改头换面:门口架起一口大铁锅,炉子里的炭火不紧不慢地燃烧,等到了火候锅盖一揭开,腾腾热气直冲而起,夹杂着一种特别的鲜味,能让附近几十米范围内的人都闻到。
  这种店铺,几乎每一个老苏州都熟悉——藏书羊肉店,它们就像“候鸟”一样,秋来春去。
  家住挹秀新村的70后市民张蕲很喜欢吃羊肉,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苏州的大部分羊肉店只做半年的生意,也就是秋冬羊肉汤旺季的时段,而在3月到8月的这段时间,都是转租给别人做其他生意。但今年的羊肉店似乎都较着劲,为了能多招揽些生意,从7月起就纷纷开业了。
  昨天上午10时,记者走进日规路上已经开业的藏书东方羊肉店。店主徐明华说,今年他是7月20日开业,去年是7月15日。这几天一天能卖掉1只羊,与冬天旺季的销量还有一定差距,但早开业
  也是为了先招揽些生意,。
  附近另一家羊肉店的店主林女士说,今年开业比去年早了一个星期左右,今年她是6月28日开的,去年是7月5日,再往前年则是7月10日,这两年是一年比一年早。以前一年能空闲8个月,现在已经“缩水”到四五个月了。
  有些店铺本身并不是“候鸟”,但其商品也会定期转换,比如甜品店,在夏季,刨冰、果汁、冰激凌等是主打商品,现在已是仲秋,热饮、炖品等成了“新宠”。
  20出头的小伙陶凉开了家甜品店,“现在天气逐渐转凉了,我们正在筹备推出各种热饮,还策划了‘朋友圈’转发赠饮活动,希望在冬天来临前带动人气,给顾客耳目一新、暖心暖胃的感觉。”陶凉说,从九月开始,店内原来的“明星冰品”都添加了“加热款”的选项,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滋补炖品,比如椰皇川贝炖海底椰、腰果芝麻糊、椰汁雪蛤炖木瓜等,还有南瓜粥、红薯粥、薏仁粥等养生稀饭,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善待”了顾客的胃。
 
  B
 
  盛夏赏荷、金秋品蟹、重阳登高
  顺应天时的生活是一种“哲学”
 
  在2500多年中,苏州人总结出了跟随季节变换的生活方式,除了吃和穿,还表现在生活中的其他方方面面。
  上周六,家住葑门街道横街社区的63岁顾菊英约上几个老姐妹,一起去爬天平山,临近重阳节,登高是老苏州必做的一件事。顾菊英说,苏州人的生活充满了风花雪月的情调,盛夏赏荷、金秋品蟹、重阳登高……
  每年清明前后,顾菊英都要和家人一起外出踏青。顾菊英回忆,以前先人的墓都在田间,清明前后正是油菜花开得最好的时节,祭拜完先人,在田间游览一番,满眼黄灿灿的油菜花让人赏心悦目,一扫拜祭先人的沉重心情。时至今日,她依旧会在清明前后跟家人或姐妹结伴踏青。
  到了农历六月,苏州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赏荷。顾菊英的家就住在离黄天荡不远的光荣墩,当时的黄天荡是苏州最有名的赏荷胜地。顾菊英儿时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农历六月廿四,这天相传是花神生日,黄天荡里会有戏班连演三天。如“今,黄天荡已经赏不了荷花了,但这个传统生活方式还是丢不下,每年夏天,我都
  会去苏大看荷花。”
  到了秋季,除了赏菊和重阳登高,最让老苏州期待的,莫过于阳澄湖大闸蟹了,那是老苏州最喜爱的时令美食之一。说到吃,秋季是老苏州一个重要的养生季节,经过一个夏天,人体内湿气积聚,此时老苏州喜欢在秋季喝碗红豆薏仁米汤,祛除体内湿气。此外,秋季容易秋燥,老苏州喜欢在秋季吃一些银耳、枣子、枸杞、山药、百合一类的滋补食材,同时,梨、石榴、柿子等也是老苏州对抗秋燥常吃的水果。
  到11月底,去天平山看红枫也是老苏州特有的生活方式之一。顾菊英告诉记者,几十年来,她每年这个季节都要登上天平山,除了看红枫,还会看看山下的变化,“这些年来木渎和高新区的变化日新月异,我都看在眼里。”到了来年开春,就是老苏州赏梅的时间了,每逢此时,光福镇上的香雪海景区内总是人山人海。顾菊英告诉记者,现在赏梅很普遍,不过在过去,赏梅是文人墨客的“专利”,平头百姓可没这个情调。
 
  C
 
  “不苏州”的生活方式
  将成新常态?
 
  老苏州们定时转换的生活方式,已经延续了千百年,甚至被冠以“苏式”,成为一种地域文化。
  但这种日历般千年不变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转变。
  眼下,和羊肉一起正在逐渐升温的,还有各大浴场,和羊肉一样,天气越冷浴场的生意就越好,隆冬季节有些人几乎天天泡澡堂。但在老苏州的眼里,冬季经常泡澡堂的生活方式,非常“不苏州”。一位资深中医介绍,过去的苏州人,进入秋季后就逐渐减少洗澡的次数,到了冬天,基本上要一个星期才洗一次澡。
  一个星期洗一次澡,这是绝大多数年轻人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的,但这恰恰是老苏州“顺应天时”的一种体现。在中医理论中,冬季是一个“藏”的季节,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在冬季都会把阳气收入体内,以抵御外界的寒冷,“在冬天频繁泡澡堂蒸桑拿,弄得大汗淋漓,这样做或许一时觉得温暖舒适,但会造成体内阳气散失,抵御寒冷的能力下降,容易伤风感冒。”
  苏州已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五湖四海乃至世界各地的各种生活方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苏式生活”。比如苏州人的传统是秋冬季吃羊肉,但现在,一年365天苏州城里几乎天天能吃到羊肉,特别是在盛夏季节,烧烤店纷纷打出吃“伏羊”的概念,彻底颠覆了老苏州“不时不食”的饮食传统。发达的物流,也在颠覆着“不时不食”,反季蔬菜和水果早已不是稀罕物事。
  老苏州定时转换生活模式,不仅体现在一年四季,还表现在一天当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生活以前在苏州不是主流,这是因为在中医理论中一天中也分“四季”,晚上就相当于四季中的冬天,阳气应当归藏入体内,不宜大量活动,因此,过去苏州的夜晚是冷清的。而现在,每天晚上到凌晨,各种夜店、酒吧都生意兴旺;很多人认为泡夜店的生活不健康,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健身,夜幕下各个健身场馆、社区广场、公园、步道上的运动人群数以十万计。
  改变传统苏式生活模式的,还有科技力量。在这方面住宅的变化十分显著,传统的苏式住宅讲究冬暖夏凉,但前提是顺应自然季节转换,而现在,科技住宅”几乎完全抹煞“了季节更替,一年到头,室内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度和湿度。
  科技在进步、人流和物流在涌动、人们的观念在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虽然一年四季的更替亘古不变,但生活中的季节界限逐渐模糊,在将来,这种模糊或许会成为新常态。
 
  花絮一
 
  裙子套裤子
  穿出秋冬“新花样”
 
  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天气转凉之后仍能看到不少穿着裙子、露着双腿的女孩子。
  今年28岁的晓兰秋天也要穿裙子,走在路上“回头率”超高。“今天穿的裙子是属于比较休闲的款式了。秋天的风比较的大,很容易把裙子吹起来,所以裤装肯定是必备‘单品’。”
  晓兰说,虽然凉凉的秋风已经送到了,妹子们好像不得不脱下美丽的裙子,换上单调的长裤长衣。其实,但其实秋天也可穿裙子的,选择一件长袖的连衣裙就可以,或穿着背带裙里面搭配长T 恤衬衣针织衫都可以,夏天里心爱的短裙可以因为一条裤子而成功“逆袭”,而且兼顾时尚与保暖。
  家有中医的晓兰强调,选择什么样的裤子搭配也很重要。“一些女孩子喜欢穿上厚厚的打底裤,到了冬天还会穿加绒的,但这样并不健康。关键在于打底裤看着虽厚,但很紧身,勒住股臀部影响血液循环,还是会让大腿被冻伤。”晓兰建议,秋冬季节最好穿宽松保暖的衣裤。
 
  花絮二
 
  调节情绪防“悲秋”
 
  “这几天,心情非常压抑,感觉心中满满的‘负能量’心情烦躁,睡不好也吃不香,要不就是脾气非常暴躁,要不就是一句话也不想说,搞得家人的情绪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家住彩香新村的柳强先生刚刚退休,一下子从忙碌到寂寞,还没能适应,又逢这悲凉的秋天,心情糟糕透顶。
  这种“悲秋”的情绪引起的诸多症状,也被称为“悲秋综合征”。常年在室内工作、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容易患上“悲秋综合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媛表示,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抑郁情绪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现,当人们遇到压力过大、生活挫折、痛苦境遇、天灾人祸,甚至季节转换等情况时,都会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季节性抑郁的现象,也没必要对自己出现的一些“症状”过于担心。她建议,出现“悲秋”这种抑郁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睡眠时间;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在能力范围内多活动,多运动,经常晒太阳,注意饮食均衡;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避免自我封闭。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换季的明显特征。 张健 摄
这种豆沙馅的油酥饼,很少居民会做了。秋季品这种油酥饼是老苏州的传统。 张健 摄
斜阳下的环古城河步道,游客在散步。 张健 摄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