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张晴、罗格:用苏州文献展催生“苏州学”
施晓平;顾邢淮( 苏州日报.2016/8/26 )
[标签] 苏州文献展;人物访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不但山温水软、风景秀丽,而且人才辈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厚。8月21日拉开帷幕的首届苏州文献展,以“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为主题,展示了多重时间里苏州与世界的碰撞与交流,展现了苏州之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
  这一国际艺术大展活动的两位策展人中,罗格(Roger M.Buergel)是第12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最顶尖的国际策展人。另一位策展人、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表示,希望通过“苏州文献展”更好展示苏州,催生“苏州学”。
 
  办展是为重绘苏州与世界的历史文化版图
 
  苏周刊:苏州是一座古老城市,为什么要办“苏州文献展”这个当代展?
  张晴:“苏州文献展”是苏州美术馆和苏州市美术馆协会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主办的活动。有着国际视野的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两年多前找到我,希望策划一个国际展。一开始我有点犹豫,原因就在苏州是一座古老城市。后来我们几次讨论,认为过去的苏州就很开放,今天的苏州也已不再是“上海的后花园”,而是具有国际作为的城市,所以我答应了下来。
  苏周刊:举办“苏州文献展”有何意义?
  张晴、罗格: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意义。
  第一是对苏州与世界碰撞、交流的重新发现。苏州文脉厚重深邃,悠远绵长。尤其在视觉艺术方面,发源于明代的吴门画派,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影响,通过园林绘画、书法器物习俗等,仍然活在今天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活在深厚的文化记忆深处,活在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中。通过文献展,我们将深入挖掘和演绎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重绘苏州与世界的历史文化版图。
  第二,这是苏州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觉更新。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渊源深厚,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从今天的太仓市浏河镇起锚的。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目标,文献展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展的,她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为出发点,以文化为依托,全面展示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生动场景,对今日世界经济、人文的协同发展、苏州城市地位的提升、苏州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苏州美术馆是中国20世纪现代美术奠基者之一颜文樑先生于1927年创办的。颜文樑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希望,山明水秀的苏州能成为世界美术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展览的策划举办,就是试图实现颜文樑先生宏大心愿的举措;就是立足苏州本土文化,融合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帮助人们重新认识渐渐被遗忘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努力打造本土性、国际性及学术性兼备的品牌展览。
  苏周刊:展览主题为何定为“多重时间”?
  张晴:我们2000年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今天回望这个主题,其实就讲了时间。“海上”讲的是1843年起近代上海的繁荣,“上海”是新中国解放、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的上海的诞生。为什么叫“一种特殊的现代性”?因为上海这座城市曾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一个缩影,但是在这里有各种文化、各种语言、各种生活方式交合,所以它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现代性。恰巧,2015年我在广东美术馆做了广州的三年展,主题叫“亚洲时间”,探讨的是如何看待新的世界格局当中的中国和近代以来远东地区和中国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
  那为什么苏州文献展还要叫“多重时间”?因为我发现,苏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太深厚了,建城史就有2500多年,她的多重,就是时间反反复复地在这里面交织。
  苏周刊:举办苏州文献展难在哪里?
  张晴:苏州底蕴丰厚,传承传统文化的担子对她来说很沉重,所以她显得相对保守。保守有时候并不是贬义词,如果没有保守,我们的很多文化现象就看不到了。但也正因为保守,这座城市的文化开放性、当代性一度较弱,要在这座城市做一个国际性展览,肯定会有难度。但这不要紧,当年做上海双年展时也有难度,媒体写“看不懂”写了很多年,后来坚持做,老太太都觉得好了,就没问题了。我想苏州也会有这样的过程。
 
  与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共同策展
 
  苏周刊:“苏州文献展”为何请罗格先生加盟?
  张晴:苏州是我的家乡,我怎么来回报家乡?就是要办好这一展览。于是我邀请了赫赫有名的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罗格先生,算是我给苏州的礼物。
  苏周刊: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张晴:我和罗格先生是同行,经常有机会碰面、交流,我们彼此很默契,成了好朋友,经常互相参观对方策展的展览。他做卡塞尔文献展、韩国釜山双年展的时候,我都赶过去看。他大公无私、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感染了我。所以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把这个策展劳模请到中国来,我跟他一起在苏州做个展览。
  苏周刊:罗格先生愿意策展苏州文献展,除了跟张晴先生的私人关系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罗格:能为古城苏州做这样一件事,能够跟中国知名策展人张晴合作,我感觉非常荣幸。另外,我喜欢挑战。对我来说,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国家,来中国策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苏周刊:罗格先生以前来过苏州吗?
  罗格:没有。以前只读过关于苏州园林的书,知道文徵明,了解他的书画。当然这是固化的对苏州的认识。这次能有机会到苏州来,我才接触到了真正的苏州。我非常喜欢苏州,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非常特别的地方,是一座令人惬意的城市,是我精神的第二故乡。
  苏周刊:这次展览叫“文献展”,与罗格先生的从业经历有关吗?
  罗格:其实我一开始是反对叫“文献展”的。因为我自己做了“文献展”,不希望再起同样的名。至于双年展,我就更不赞成,因为全世界叫双年展的展览至少有200多个。
  苏周刊:那为什么最后还是叫“文献展”呢?
  罗格:“苏州文献展”有两个基石。一个是1955年起举办的卡塞尔文献展,这个展览通过展示国际艺术,将经历战争创伤的德国观众与更广泛的世界重新联系起来。另一个基石是1937年的“吴中文献展”,张晴为我详细描述后,我就同意用“文献展”这个名称了。
  苏周刊:这次策展苏州文献展,罗格先生有没有运用类似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理念、做法?
  罗格:我当初策划卡塞文献展,一个主要议题是对世界、对地球的关注。现在交通越来越发达,我们在世界各地穿梭来去,会发现很多一样的东西、一样的人,但是在一样的背后,我们又可以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文化。是这些吸引我把它们作为卡塞尔文献展的主题。
  我现在履历更丰富了,策展理念也在发展,但有些自己的艺术想法还是固化的,主要是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交流、交叉,这些也用在了苏州文献展的策展上。我们所要展示的不单单是一个画面,而是像一部电影一样的连续的画面,里面体现了从古代到现在的变迁。
  我希望能公允地展示苏州灿烂的文化历史,同时又吸引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爱好者。
 
  在不同的时间展示苏州与世界的对话
 
  苏周刊:苏州文献展的结构是怎样的?
  张晴:主要包括一个主题展、三个系列展。主题展就是“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展,地点在苏州美术馆、苏州丝绸博物馆;系列展包括“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第一期,地点在定慧寺巷吴作人艺术馆)、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第一期,地点在沧浪亭颜文樑纪念馆)、与园林邂逅——当代艺术展(地点在朴园、双塔)。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苏周刊:主题展是怎样表现“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的?
  张晴:整个展览是苏州与世界的一种对话,共展出40多名中外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海洋时间与帝国时间”、“明清的现代时间”、“活化的天下时间”和“时间中的飞地”四个分主题的多纬度建构,以及多种艺术形态的立体诠释,把世界时间和苏州时间交叠相对,重新描述苏州与世界的碰撞与交流。展现东亚特殊的现代性,参观时,一种与欧洲不同的现代萌芽会扑面而来。
  苏周刊:四个分主题能否具体阐述一下?
  张晴、罗格:“海洋时间与帝国时间”是说,元、明时期太仓的刘家港(今浏河镇)已被称为“六国码头”,郑和下西洋就从这里出发,最远要到非洲,说明那个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知道了世界时间、亚洲时间和帝国时间、苏州时间。
  “明清的现代时间”是说,明代苏州有了资本主义,因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当时苏州的城市人口已超过50万,流动人口最多时达上百万,这在那时候的全球都市中是首屈一指的。后来由于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的冲击,苏州的地位才逐渐被上海取代。
  第三,“活化的天下时间”表现在几个地方。如苏州至今还保存着周朝的冬至过年习俗,所谓“冬至大如年”。再如这次展出的照片中有一张叫《土地与时间》,取景于独墅湖。那边现在还有座朝北土地庙,是北宋南渡人民向往自己故土而建造的。数十年前人们发生邻里纠纷、夫妻吵架,就会到土地庙去解决,这是北宋时间在苏州流传至今的表现。
  还有一个就是北京故宫是苏州香山帮匠人设计、建造的,他们有壮观的设计理念,胸怀、尺度、美学理念都是有天下观的。
  “时间中的飞地”说的是苏州私家园林。今天在这里讨论园林,我们要考虑到园主为什么要造园。这些园主有一个共同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作贡献,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苏周刊:此次参展的作品包括哪些类型?是如何征集的?
  张晴、罗格:作品类型包括架上绘画、壁画、艺术装置、三维影像装置、高清视频、混合绘画法、刺绣、纺织品等。来源有两个大类,一是我们平时的积累,二是针对“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这个主题,请中外艺术家量身定做的。这次的导览目录中有许多今年创作的作品,这属于后者。为此,许多国外艺术家都很早来到苏州,有的还来了好几次;苏州本地艺术家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艺术家也很活跃,他们紧扣主题,围绕苏州的文化和历史重新演绎,从新的视角来创作。
  苏周刊:除主题展外,系列展能否也介绍一下?
  张晴、罗格:比如“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第一期)。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苏州办过一个“吴中文献展”,6000多件公私藏品汇聚一堂,观众人山人海。当时的展品,有一部分还保存在今天的苏州图书馆、苏州博物馆,这次我们根据当时的目录,将这些展品的封面、扉页复制出来进行展示、研究。
  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第一期)由三个方面构成的,一是记录苏州这座城市的社会变迁、历史更迭、人文景观的摄影作品;二是摄影术发明前,国外对苏州进行的图像“翻译”记录,这次展出的一张虎丘塔图片,就是外国记者写了一篇采访,泰晤士报的插图员根据报道的文字想象、创作而成的,当时的西方人以为这就是虎丘塔,苏州有人认为不是,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早期的虎丘塔确实是有木质塔檐的,跟图片中相仿,其实即便是外国人误读了,也构成了苏州和世界的关系;三是地图,比如宋《平江图》、我国的其他古代地图、国外地图等,从中能看出苏州的变迁。
  与园林邂逅——当代艺术展是基于西方人对苏州园林的美好想象而举办的。在西方人眼中,苏州园林像神话中的仙境一样,里面有仙女在行走。西方人觉得,要碰到仙女,只有在一个地方能够实现,那就是苏州园林里。他们希望满足他们的期待,所以我们要在园林里做当代艺术展。
 
  “苏州学”成果一定会蔚为壮观
 
  苏周刊:这次展览完成后,还要办第二届、第三届吗?
  张晴:会的。苏州这座城市太丰富了,不可能通过一个主题展和三个系列展说清楚。这件事可以慢慢做下去。
  苏周刊:苏州文献展想要探讨的学术问题是什么?
  张晴:我想通过展览呼吁、提倡建立“苏州学”,重新激活苏州的文化底蕴。这里的文化底蕴是指区别于中国其他区域、区别于整个世界的特殊文化,它具有鲜明的性格,我们要把这种特殊性更好、更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为此,10月份我们还要在苏州开一个关于“苏州学”的研讨会,不仅请历史学家,各种学科的专家学者都要请来,在全球视野中进行讨论。
  苏周刊:为什么想建立“苏州学”?
  张晴:上海历史文化底蕴远不如苏州,1843年开埠后才迅速发展,但“上海学”的研究已经有30多年,很红火。苏州历史文化资源、内涵那么丰富,要做的话,现有资料就够大家做的,更何况有些史料还被遮蔽着。可这座伟大的城市的人没有这种“野心”,很少有人提“苏州学”的概念,也没有系统的研究。苏州本地的研究者对苏州的研究也是从传统的“疆陆史”出发的,而从今天整个世界的史学格局看,“海洋史”的研究已成为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应该也用这个方法来研究苏州。
  苏周刊:能介绍一下“疆陆史”和“海洋史”是分别如何看苏州的吗?
  张晴:从“疆陆史”看苏州,一般就会提她是京杭大运河上的明珠、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重镇、现代性、资本主义萌芽……但如果从“海洋史”的角度看苏州,那整个结果都颠覆掉了。
  郑和下西洋带来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资源;明代我国出口到东南亚的产品,许多是从太仓刘家港出去的,守卫北方边疆的士兵所需的粮草、钱币,也是从太仓刘家港通过海运北上的,这一段历史又是被遮蔽的;太仓刘家港和日本长崎也长期通过航海发生贸易、交往。
  说艺术的话,桃花坞木版年画最灿烂的时候是明代后期到清代前中期。当时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刻工,意大利的排线法影响了桃花坞木版年画,所以那段时间的年画许多像是西方人刻的。后来这种技法影响了日本的市场、影响了浮世绘,浮世绘又影响了欧洲印象画派。颜文樑到法国巴黎求学,又把那一套技法带回中国,并办美专,培养美术人才……苏州文献展主题展的序厅里,录像片里有几幅画是颜文樑的作品,当时他随船而去,一路写生过去。“一带一路”竟然由颜文樑的油画作品作为插画,这种“多重时间”的重合是多么的巧?
  当然,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个展览来支撑“苏州学”,但是,我们借此创立一种“苏州学”是可以的。苏州的历史是丰厚的,随便找一块城砖、找一条街巷就可研究,就有文章可写。我们这次做几个个案研究,主要是热热身,带头做做“苏州学”的研究。
  苏周刊:“苏州学”应该怎样研究?
  张晴:研究方法可以是多重的,我想,除了传统的“疆陆史”、新兴的“海洋史”外,还可以从“图像学”等角度切入。未来我会在这方面做研究工作。全世界的人才想研究,相信苏州一定会提供相关资料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才会有人接下去,就像79年前的吴中文献展被我们今天接下去一样。我想,我们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以后,通过社会各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努力,“苏州学”成果一定会蔚为壮观的。
 
  人物简介
 
  张晴,1964年生于苏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美术史学史专业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曾任上海美术馆副馆长,负责组织与策划1999年至2011年上海双年展。现任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研究馆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策划与研究国际双年展,近现代中国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为国际双年展协会创始人及理事,国际现当代美术馆协会(CIMAM)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上海 Creative M50创意新锐评选评委会主席,《中国美术馆》和《艺术当代》杂志编委等。
  罗格(Roger M.Buergel),1962年生于柏林,德国著名作家、策展人。毕业于维也纳美术学院,师从奥地利著名艺术家 Hermann Nitsch。曾任巴塞罗那现代美术馆客座馆长,并于2007年出任第12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近年来成功策划了一批重量级的展览,如“政府”系列展(2003-2005年,德国吕讷堡大学美术馆、西班牙巴塞罗那现代艺术馆、美国迈阿密艺术中心、荷兰鹿特丹 Witte de With 现代艺术中心);“知识的花园”(2012年韩国釜山双年展)。曾在多所高校任教,2007至2009年担任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学院访问教授,2002至2005年担任德国吕讷堡大学访问教授。现任瑞士苏黎世约翰·雅各布斯博物馆创始馆长。

 


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张晴
罗格(Roger M.Buergel)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