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读私塾的日子
赵泽( 姑苏晚报.2016/04/11 )

    阴历正月半,老师到了。母亲特地上街为我买了纸、墨、笔、砚和一块上了油漆的“粉板”,粉板的正面印好“上古大人,孔氏乙己……”的红字,反面是一个个的小空格。晚上,母亲用旧布缝了个笔袋,把笔墨装进去,又把她平时放鞋样、放花线的一个牛皮纸的包给我做“书包”,包里放了一根葱、一只乌菱、几片糕和一根小竹笋,愚意“聪明伶俐”“节节高升”。

  第二天,母亲扛了一袋米,手里拎着一只提盒,提盒内放了六只鸡蛋、一炷香和两根蜡烛,我捧着“书包”跟母亲来到学堂。这学堂就是赵家词堂,进大门第一进的屋梁上悬挂着“天水流长”四个大字,左右挂着“举人”“贡元”“状元”“进士”等匾额;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前辈的荣誉,挂在祠堂里显示荣宗耀祖。第二进是学堂,右面供着孔子的画像及其牌位,一炷香在焚烧,烛光在跳跃,左边是老师的“办公室”,一张方桌堆满了古书。桌子边沿放着一块红木板子,胖呼呼的老师穿着长衫马褂,坐在太师椅上,见我母子到来,打了招呼后带领我们进后厅,向祖宗磕了三个响头,然后,领我们回到二进孔子牌位前点香磕头。仪式过后,我们到老师桌前“注册”,母亲道:先生,我这小人叫根小,今后请你多加教导,这里一斗米,五升米给先生为小人开朦时的“捏笔钱”,还有五升米烦请先生为小人起个大号(名字)。我是家里“长”字辈,老师心里明白,只能在长字下面用一个字而要吉祥如意,他立起身在桌子边踱着方步,默默地摇头晃脑,不一会,他道:小名叫根小,根小就必需润泽,就叫赵长润吧!母亲频频点头称好,与老师打了个招呼,朝我看了看,就离校回家。我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眼里含着泪水,移步到座位。
  第一天老师教我一到十百千万的方块字,三天经过背读,默认又换了六个大字:人之初和自己的名字,并规定在“粉板”的红字上模仿,复写一遍,一个月后教我读人之初、性本善……每教一页第二天我就要背出来,老师倒蛮欢喜。哪知糟糕的事情发生了,这天老师不在,我在课堂放声高读“人之初唱山歌,唱罢山歌吃果果……”事后有“奸细”告密,被老师叫去用红木板子打了我三下手心,痛得我大哭大叫,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的手肿起来,她痛心地说:“你不乖啊!”晚上,为我焐上热毛巾消肿。第二天我到校后,老师对我又增加了“任务”,规定每天在粉板反面的小格里写满一粉板三字经的课文。尔后读《百家姓》《千字文》《幼学》和《中庸》,每年夏秋两季,学校放农忙假半个月。就这样读读停停,前后读了四年私塾,唱了几年的山歌。这些学习为我打下了基础,对后来的学习大有收益。
  而母亲和先生,以及告密的同窗,都留给了我一生一世的念想。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