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湖州
马俊芬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吴文化古城。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徙封于吴,筑城置县名菰城。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二区。居民多为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有南太湖明珠之称的湖州,名因湖成,业因湖兴,文因湖昌,人因湖慧,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湖州历来是吴越文化交流融会之地。太湖水所给予的天地造化,孕育了一个“山水清远、农商并重、崇文重教、柔慧通变”的文化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清丽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

    湖州文化积淀深厚,尤其是湖笔文化、茶文化而著称。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湖州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

   流行于湖州的地方剧滩簧,也是湖州特色文化之一。滩簧,曾有"小戏"、"花鼓"、"湖州文戏"等称谓。流行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江苏吴江、余杭等地,采用湖州吴语方言演唱。湖剧是浙北地区唯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和湖州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湖州琴书是湖州滩簧的重要分支,简称"琴书",所以也有人把湖州琴书称做为"湖滩",采用湖州吴语方言演唱。2007年4月,浙江省文化厅公示湖剧和“琴书”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湖州人文荟萃,代有才出。南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吴均。有俊才,通史学。散文以写景见长,文体清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如《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等,皆工于写景,清新秀逸,艺术成就较高,为六朝骈文之名作。另一位南北朝时梁代著名文学家、诗律学家沈约,吴兴武康(今德清县)人,历仕宋、齐、梁三代,是齐、 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禺等创四声八病之说,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唐代大诗人孟郊,湖州武康人(今德清县)。宋代词人张先,天圣八年进士。诗格清新,尤擅长于乐府,因善用“影”字,被称为“张三影”。元代初期书法家赵孟頫,。书法和绘画成就很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明末小说家凌蒙初著作极为宏富,最主要的成就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为后世贡献了拟话本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清代画家金廷标,擅长画人物、山水,兼写真、花卉。传世作品有:《拜石图》,辑入《故宫书画集》。清未数学家、天文学家陈杰,大文学家俞樾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近代词人孝臧(1875—1931),以词盛名,词风近吴文英,称中国“词家殿军”。另有,吴昌硕是我国近代具有高深造诣的全能艺术大师,对当代艺坛影响很大,在国外也享有极高的评价。 

   湖州古建筑,当以湖州三绝为最。 湖州一绝为“塔里塔”,说的是飞英塔,原名舍利石塔,是唐代僧人云皎在长安得到七粒舍利子等佛家宝物回湖州后所建。时在唐中和四年(884年),至唐乾宁元年(894年)建成。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相传舍利子神光出现在塔顶,于是又在石塔外建木塔将石塔保护起来,形成塔内有塔的奇观。又从佛经“舍利飞轮,英光普现”句子中取“飞英”二字作为塔名。元代翰林学士赵孟頫所赋诗赞塔云:“梯飚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净,万家烟火夕阳多。”湖州二绝为“庙里庙”,指的是湖州府庙,因在府庙中又建了一所“劳公祠”而又称“庙里庙”。湖州府城隍神原没有姓名,至万历元年(1573年)陆稳撰《湖州府城隍劳公神庙碑》,始有尊劳钺为湖州府城隍神的记载。府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群体建筑,有前后两间;后间是供城隍神的;前间有门楼5间,并和戏台相连,从庙门外望进去,似乎是“庙里有庙”。湖州三绝桥里桥,即潮音桥。此桥在湖州南门,横跨于霅溪之上,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始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据说建桥之先,此地名潮音渡。涨水之时,渡口众流汇合,势大浪急,涛声如潮,犹如普陀山潮音洞之境,所以取名“潮音”。而据清光绪《乌程县志》载:“旧为潮音渡,以桥东慈感寺奉观音大士故名。”渡口建桥,仍沿用渡名,故名潮音桥。 潮音桥是湖州城里保留至今的唯一的明代古桥。

    湖州名镇——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南浔,也是湖州名片之一。南浔内有闻名遐迩的江南园林——小莲庄,著名私家藏书楼——嘉业堂,明清水乡建筑——百间楼,江南第一巨宅——张石铭故居等等。是我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湖州黄浦江源高山休闲生态旅游区
湖洲南浔百间楼
嘉业堂藏书楼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