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吴语

[标签] 吴语;苏州;吴地

    吴语,英文Wu或Wu-Chinese。又称吴越语、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浙江话。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来源是古吴-闽语(而古吴-闽语的来源是上古汉语)和古代百越族的百越语。属于现代汉语中比较接近中古汉语的一种语言。吴语中的“弗”、“勿”、“哉”、“朆”等字都透露出了古文的味道。吴语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和福建西北角及香港、台湾、旧金山等地说吴语的移民中间使用人口约七千万。特别是苏州话因声音委婉动听,有“吴侬软语”的美称。   

    吴语发音最大的5个特点:1、保留古汉语全浊声母,而这些音在大多数中国方言已经不存在,只部分的留在闽语、湘语中(如闽语是无'd'音的)。2、鼻音、边音声母有紧喉和带浊流的区别。3、有强制性的规则连续变调,十分的罕见。4、声调普遍较多,如世界上声调最多的语言就是吴语的太湖片苏州吴江话,有12个单字调。5、声调归并较特别,主要有永康形式:入声部分地(如金华话),或全部地(如吴语区唯一无入声单字调的语言——永康话)归入平上去三个舒声之中;还有慈溪形式:入声完整保留,平上去三调互相归并,(如浒山话就是吴语声调最少的,只有4调),而这些归并不是规则地存在的。   

    吴语语法的特点:修饰词后置,如:侬客(武义话)、豆腐生(温州话)、走去先(温州话)。有些地点有“宾谓”的语法,如台州:饭吃。有量词作印欧语系的冠词类似的用法,即相同于闽语、粤语的用法。   

    吴语被认为是汉语中第二难懂的语言,粤语和闽语并列第一。

 

吴语历史

    吴语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约2,600多年的时间。那时江南一带民间通行百越语,楚与中原话两源融合而成(中原话主要来自晋室南迁),在古汉语的不断冲击、覆盖下逐渐形成古吴语,而后,古吴语又分化出闽语。元末明初的《南村辍耕录》是一部较早以民间射字游戏记录吴语音系的文献。从明朝冯梦龙辑编的《山歌》可以看出,当时的吴语词汇、语法已经基本奠定了今天的轮廓。

春秋战国时期

  吴语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泰伯入吴和越国的成立。早在两千多年前,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南奔,到达今常熟、无锡一带,他们的语言和当地土著(所谓“百越”人)的语言结合,构成吴语的基础。当时吴越虽为两国,但是语言风俗相通,影响力较大。不过当时民间主要通行古百越语,《越人歌》“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饣甚)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就真实地记录了先秦时期的百越语面貌。而后,古吴语又分化出闽语。吴语的雏形由此诞生并迅速发展。上古南方汉语只有楚语,原说非汉语的吴越江南各地最初也是被楚国收服的,原始吴语也应由楚语分化。至今吴语与老湘语还有许多语音演变共同点如:全浊声母都读浊音;见系二等无i介音;“咸山”二摄鼻尾脱落、元音鼻化;“蟹、效”二摄-i、-u尾脱落,变单元音;入声古塞尾脱落变开或紧喉等。后来吴语湘语两区虽由客赣语从中插开,自江南近江至今还留有一条浊音走廊,从湖口、星子、都昌、永修,德安、武宁、修水到湖北通城、祟阳、蒲所,到湖南临湘、岳阳、平江(南江)这十三点,全浊声母都还读浊音(湖口老派、武宁与吴语、湘语一样与次清不混,其他点与次清混),还有很多词汇相同。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吴语稳步发展。汉代吴语流传到东南地区,形成闽语。晋代永嘉南渡,吴语受到北方话影响,同时吴语也包围了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成为士大夫必学的方言,六朝民歌及笔记小说里可以见到其踪迹。六朝初,吴语这一名称已经产生,指吴地的方言。西晋末,永嘉之乱(西元310年)后,大批北人南迁,发现吴语跟他们的中原话差别很大。《世说新语·排调》说:“刘真长始见王丞相,……刘既出,人问见王公云何。刘曰:‘未见他异,惟闻作吴语耳。”同时,吴语在西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对日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吴音(日语:吴音)是日本汉字音(音读)的一种,一般认为这批汉字读音在西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从南朝直接或者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而南朝的大致统治区域便是如今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国都和统治中心便在长三角地区,也就是吴地。由于吴音融入日语程度较深(常用于基本词汇中),古代称为“和音”。平安时代之后,由于推动汉音普及的一方对其的蔑称态度。归国的日本留学生以长安秦音为正统,因此称其他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特别是江东地区的音为“吴音”。吴音同现代吴语有很多相似性,如:日母在吴音与吴语白读中皆为鼻音声母n;吴音中匣母的脱落现象与吴语类似,如“和”吴音ワ 吴语wu(或前加/?/);山删韵吴音多读エン韵,吴语多读e韵,有共同的主要元音。从日本吴音中也可对南北朝时期的古吴语探究一番。

隋唐时期

  隋代扬州经济文化崛起,隋炀帝也曾经在扬州学习吴语。唐朝韵书也有关于吴语的零星记载。如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有“膀,普浪反,髀,吴人云”,至今苏州还把腿叫做“膀”(音“胖”上声)。唐时国家安定兴盛,使得吴语得到巩固,分化。到开汀、开漳之时闽客两语即界线划然分明,说明闽语已经形成并巩固,北宋编的韵书《集韵》中已经编入闽方言专用方言字“囝”,皆与今闽语正同。同时也收入不少吴语字。则吴语自然也已形成而巩固了。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常熟话: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可是常熟话有8个声调系统,苏州话、南通话、老上海话其实只有7个,新上海话和南京话只有5个。因此常熟话很难听懂。而在中古时期,就是唐朝人说话就是8个声调,较多的保留了北部吴语的音调,因此常熟话中还残留着很多古语。如叫老公为“小官人”,可谓典型。

宋元时期

  宋代吴语不但已巩固并已形成今天南北各片的基本状况。东瓯片永嘉方言作者并已据自己方言写入字书(如戴侗:《六书故》),并由专业书会写出影响全国的文学作品--各种永嘉戏文脚本,其中丰富地表现了本片方言特色(如《张协状元》)。元末明初的《南村辍耕录》是一部较早以民间射字游戏记录吴语音系的文献。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苏州的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吴语在明清时期对全国的影响最大。吴语口语大量出现在文献记载当中。可以冯梦龙(1574-1646)编的《山歌》10卷为代表。《山歌》大量搜集当时吴地民歌,其中前9卷成篇使用吴语。在其他文献里也能见到方言的成分,如冯梦龙编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梁辰鱼(?1519-?1591)的《浣纱记》、冯梦龙编的《墨憨斋定本传奇》和李玉(?1591-?1671)的《清忠谱》等。清初吴语继续发展,吴语人口占全中国的20%,当时白话小说《豆棚闲话》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吴语口语。清末和民初(19世纪到20世纪),出现了大批“苏白小说”(又称“吴语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海上花列传》、《九尾龟》,还有顾颉刚编的《吴歌甲集》等数种民歌集。 以前的书面语言是文言文,清末《海上花列传》率先使用文言文和吴语白话相结合的文体。清末太平天国爆发,对江南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吴地经济基础、劳动资源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吴语人口锐减。吴语的代表曾经是苏州话,太平天国后,随着苏州的衰落和上海的崛起,渐有人把上海话当作代表。总之,吴语的影响力一直在吴地,故名吴语。

近代

  中华民国成立时,虽然用北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正式书写的地位,但吴语的实际使用未受到任何限制。例如,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话的黄金时期。和香港类似,上海的作家们意译或者音译很多英文单词,用到书面文本中去,通过当时上海极其发达的各种平面媒体进行传播,然后被普通话吸收。如“尴尬”、“赤佬”、“煞有介事”、“沙发”等等。

现状

    如同中国大陆其他南方方言,吴语现在的处境堪忧。近二十年来,由于政府的普通话推广政策与民众对普通话的依赖,吴语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比如上海话,只出现了一个语式“勿要忒……”,以及“淘浆糊”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新词。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各学校统一用普通话授课,很多学校对说方言的行为扣品行分处理。可以说是“进了学校门儿,就到了北京城儿”了。 由于缺乏母语教育,吴语各地方言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懒音”现象,如上海话,原普遍分尖团,现在几乎消失,苏州话中亦开始出现此现象;疑母脱落现象十分普遍。(详见“懒音”词条)

    吴语的处境严峻,有可能会是中国主要方言中最早消失的一个。推广普通话,在促进经济发展,减少人与人之间沟通障碍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造成了传统方言的消失,以及传统地域文化的消失。

 
 

吴语
吴语分布图
[阅读]:详细内容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